浙江日报10月22日讯 中山中路是杭州最著名的一条历史街区。随着“御街开街仪式”的举行,来浏览中山中路的市民和外地游客越来越多。
在八百多年前,整条中山路(包括中山南路、中山中路、中山北路)几乎都属于南宋御街。然而,在八百多年后,南宋御街遗址则都在路面两米以下的土层中,人们已难以一睹全貌。
中山中路之所以被划定为历史街区,主要是因为它是整个杭城保存近代历史建筑最多并最具历史意义的街区。随着这些历史建筑的身份被一一解读,作为历史街区的中山中路必将凭借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而再次崛起。
见证中国社会的转型
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就已出现了邮驿。但是,长期以来,这个官办的邮驿系统只传送官方的文书,而不管民间的信件。1896年3月20日,清朝光绪皇帝下令成立“大清邮政”,从此,官办的邮政体系也开始承接民间信件的传递业务,中国近代邮政就此问世。
但是,近代邮政在杭州问世的时间,则提前了一年。早在1895年,杭州的地方官就已经在城内开设了一个官办的邮政局——杭州府送信官局,既承担官方公文的传送,又承接民间信件的传递。这个全国最早的官办近代邮政局,当时就坐落在官巷口。到了1910年,大清杭州邮政总局出资3900银元,买下官巷口这块地皮,又出11000银元建起一栋邮政总局大楼。尽管这座大楼后来迭遭火灾,屡次大修,但至今仍保存较好,它就是今天挂着“中山中路304号”门牌的一座西式两层楼建筑。用今人的眼光看,当年的这座邮政总局大楼如今只能算是一座小楼,但就是这样一座小楼却见证了杭州近代邮政的起源。
近代中国也出现了新的金融机构——银行。中国最早的商业银行就是浙江人创办的浙江兴业银行,当年就坐落在中山中路旁。浙江人首创商业银行,并非因为一时的冲动。当时,浙江民间集资建造苏杭甬铁路,募集的资金高达2300万银元,面对如此巨资,当时中国传统的金融机构——钱庄已经很难承接。浙江铁路筹建部门只得将巨款分存于沪、杭两地30多家钱庄内,但是,支取时就显得非常不便。面对发展中的难题,浙江人便展现了创新精神。不久,中山中路旁的太平坊巷内就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商业银行。1907年10月5日,这家中国最早的商业银行亮出了它的大名“浙江兴业银行”,后来,又在中山中路旁建造起自己的银行大楼。如今,这座挂着“中山中路261号”门牌的浙江兴业银行大楼,见证了中国商业银行的诞生与发展。
中山中路上的不少历史建筑是研究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见证物。
记录前人的创业经历
中山中路285号,是著名老字号邵芝岩笔庄旧址(邵芝岩笔庄现在的经营场所并非其老店旧址),然而,今天的杭州市民大多都不知道这座历史建筑的身份。其实,正是这座邵芝岩笔庄旧址,见证了该店曾经长期坚持的一项经营方针:一手抓毛笔的质量,一手抓兰花的培养。因为邵芝岩笔庄的老板明白,大多数文人墨客都喜爱兰花,店内培养名贵兰花,就能吸引文人墨客的光临。晚清重臣王文韶就在其日记中记载了光绪十三年二月二十日去邵芝岩笔庄看兰花的事。文人墨客上门来观看兰花,自然也会关注毛笔。中山中路285号这座历史建筑内,常常是在兰花的暗香中做成一笔又一笔的生意。邵芝岩的毛笔和粲花室的室名,也就因此名声远扬。
中山中路212号,是一座四层五开间的洋楼,如此气派的高楼足以见证房屋的主人——万源绸缎局老板的创业成就。但是,当这座大洋楼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改挂旧货商店的招牌时,也给了后人一个大大的警示:家族企业一旦下一代无法接班,就有可能毁了整个企业。万源绸缎局老板陈丽生于1947年11月,因年迈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都无法承接父亲开创的事业,商店因此只得关门。考虑到房屋的商业使用价值,陈家后来同意他人在此洋楼内经营旧货买卖行当。大名鼎鼎的万源绸缎局也就因此在商界消失。
中山中路两旁的商楼店铺内,封存着丰富而又珍贵的商业文化,需要我们去深入发掘,值得我们去认真借鉴。
反映不同文化的交融
中山中路有不少历史建筑都具有这样一种特别的现象:房屋的外观(即沿街的建筑立面)往往是西式的,里面的结构却完全是中式的。杭州的老百姓将这种房屋称作“面鬼儿洋房”。如中山中路62号是著名老字号翁隆盛茶号旧址,看外观,这完全是一座西式建筑,有西式拱券门,有西式阳台,有洋式的山花浮雕,但整座大楼的内在结构却完全是砖木结构的中式建筑。又如中山中路18号、18—1号是杭州早期最著名的绸庄——恒丰绸庄旧址,该旧址为二层双墙门建筑,外观完全西化:有爱奥尼柱式门楼,有西式拱券,但是,房屋里面也全是中式结构。此外,如宏裕布庄(中山中路45号)、黄洽昌桂圆店(中山中路47号)、恒大协颜料号(中山中路55号)、五洲药房(中山中路90号)、中法药房(中山中路232号)、世界书局(中山中路234号)等历史建筑,都属于此类“面鬼儿洋房”。中西建筑文化以这样的方式碰撞融合,颇值得后人去细细领会其中的奥妙。
银行、邮局、电厂都属于舶来品,所以这些建筑几乎都是标准的西洋建筑,带着浓厚的西方建筑文化:浙江兴业银行大楼采用的是西方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大楼正门为爱奥尼双柱式门楼;浙江第一商业银行大楼(中山中路193—3号),具有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整幢大楼整齐划一,庄严大气;杭州电厂办公大楼则带有西方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以长短线条构成简洁明快、错落有致的美感。
中山中路两旁保存着的一栋栋历史建筑,仿佛是一部部历史典籍,我们只有读懂她,才会更加重视她,才会更加珍惜她,才会将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