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居住转型”,不但会带来农民传统观念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也会带来他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昨天,陈铁雄、肖培生、马世宙、叶阿东、李跃程等市领导出席的有关农村康居工程会议——全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汇报会,进一步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农民“居住转型”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今年6月初,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民住房改造建设的重大决策,全面实施“123康居工程”。截至9月底,全市已落实土地综合整治村361个,超过全年计划的42%,惠及群众11.38万户;288个村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235个村已经开始动工建设。全市共批准农民建房31087户、46192间,已拆除旧房2.12万间、184.4万平方米;已动工或落实动工建房24356户、39267间,实施危旧房改造1506户、2115间。
这项工作自开展以来,广大农民积极响应,社会各界公认度不断提高。对此,市委书记陈铁雄在会上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对农民康居工程,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认识,在深化认识中进一步加强实践。他指出,有些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有畏难情绪,怨天尤人,怕这怕那。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群众观点,心里没有群众,没有根植于群众。只要深入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用好的政策把群众发动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再大的困难都可以克服,再大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陈铁雄指出,实施农民康居工程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以县(市、区)为单位,将各地农民住房进行大致分类、科学规划,使规划更有指导性、针对性。要体现特色,突出个性。切不可搞“一刀切”,导致“千村一面”;既要体现时代性,又要注重实用性。要政策扶持,加快进度。土地、拆迁、财政等各项政策要创新、完善,特别是要落实到位。要整合资源,共同推进。部门工作精力不要分散,专项资金不要分流,相关政策不要“政出多头”。要抓出示范,树立典型。树立一批可看、可学的典型,大张旗鼓、浓墨重彩地加以宣传。
市委副书记肖培生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这次会议精神,结合各地实际,按照康居工程关于“关注民生、优化环境、提高品质”的要求,深化思想认识,提高规划水平,解决突出问题,培育一批典型。
根据会议提供的资料显示,自6月以来,全市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2188亩,完成宅基地复垦3530亩。
新闻来源:台州日报 作者:陈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