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从江苏辗转到杭州后,电焊工赵先华架着五六百度的近视眼镜在杭州外来劳动力中心蹲点了近一个月。不过有一身好技术的他却一直没有物色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和赵先华找工作的经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杭州外来劳动力中心每个中介门口贴满了各种各样的招工信息却门可罗雀。
为什么企业招不到想要的员工,而想找工作的务工者也没能在茫茫的招聘信息中找到自己希望的工作?为了解开这个困惑,记者做了一番调查。
收入不够一家支出
架着近视眼镜的赵先华站在杭州外来劳动力中心格外显眼。
近视眼几乎是电焊工的职业病,之前的七八年赵先华一直在江苏做电焊工,而妻子则在杭州一家快餐店做服务员。今年儿子出生,夫妻俩一直琢磨着能在杭州团聚,过稳定的家庭生活。
下半年始,浙江大量缺工的各种消息冲击着赵先华。“十一”之后,赵先华辞掉了月薪3000元的工作,满怀期待地在杭州开始新的生活。不过找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电焊工普遍的行情只有2000元一个月,还不包吃住,除掉各种生活开支,一家人在杭州很难有节余。”赵先华说。
赵先华给自己算了一笔账:在三堡租房一个月270元,毛坯,没有任何生活设施。一家子每个月水电、吃饭和小孩子的开销等开支在1500元左右。妻子一个月收入1200元,加上自己2000元左右的行情工资,紧巴着过每个月最多千把块钱的节余。如果生个小病什么,连这千把块钱的节余都没保障。
“今后儿子上幼儿园,上小学,这些费用现在都得考虑进去。”赵先华说。
中西部务工者选择回老家就业
和赵先华一样,因为实际收入没有期望中那么高,今年跟着老乡辗转从广东来到浙江的李中打算暂时先回江西老家,在当地工厂找一份活养家糊口。“老家那里开了很多工厂,虽然每个月收入比浙江普遍低一两百块钱,但是老家的生活成本低。特别是房租,老家新建的工厂基本上都有员工宿舍,即使没有宿舍,旁边租个房子每个月100块钱足够了。”李中说。
来自衢州的老陈算了一笔账:杭州一家中式快餐店的服务员,两班倒,每个月收入1200元,包两顿饭,但不包住。不过在老家衢州,相同的中式快餐店,月薪1100元,包吃包住,“在杭州1200元基本上吃光花光,存不下什么钱,而在小城市里1100元相当于纯收入。”
记者调查中发现,企业能否包住是所有找工作的外来务工者最关心的话题。“如果包吃包住,一个月1100元我也会做。”安徽广德的老林对工种和收入的要求都不高,但是因为一直纠结在包住的问题上,一个多月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
社会保障影响劳工流动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柳宏志说,目前珠三角、长三角,甚至中西部地区,不同区域经济在劳动社会保障,收入结构等方面政策的不同,都是影响外来务工者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广东东莞,有几百万人的外来务工者,但是农民工子弟学校数量非常少,这是近年来当地大量外来务工者外流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方面浙江的情况就要好很多。”
柳宏志说,从收入水平来看,因为产业结构不同,和长三角其他城市相比,浙江制造业工人的收入不算低,“上海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制造业工种非常少。江苏以电力信息等港澳台资企业为主,浙江以鞋类服装等传统产业为主,对制造业工人的需求多,收入相对高些。”
杭州市劳动保障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显示,按工种来分,焊工2006年政府指导价中处于低位的工资收入为年薪9246元,2009年,最低位年薪为13686元。从中位收入来看,从15657元增加到了20801元。处于高位数的收入增加最不明显,是从41669元涨到了47758元。
像赵先华一样的电焊工,最近四年收入涨了近一半。但是工资收入的涨幅跟不上各种保障和孩子教育支出的涨幅。
据都市快报 作者 沈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