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6日讯
昨天《杭州车位矛盾明年可能总爆发市委书记急抛12新策问计于民》报道,市委书记的问题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与讨论。而首当其冲的就是第一条——是否赞同对机动车总量的控制?采取“有偿拍卖”还是“无偿摇号”?
多数读者都赞同对机动车总量进行控制。但也有建议,限制拥有不如限制使用,还有建议先采取交管措施,再实施控制……本报网络版现已推出网上投票,欢迎大家发表意见。
通过限制使用来限制拥有
浙江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规划所的徐以群告诉记者一个数字,杭州目前每百户家庭的机动车保有量不到20%,从这个数字看,家庭拥有2辆及以上车辆的毕竟是少数,所以若要总量控制,他觉得从第一辆车就该控制了。至于如何控制,他的思路是通过限制使用来限制拥有。
“如果通过‘有偿拍卖’来控制机动车总量,这无法实现社会公平。之前买车的人不需要‘有偿’,对后买车的人就显得不是很公平,这也会引发人们购车的狂潮,一定程度上起了反作用。”徐以群认为,不如通过类似提高养车成本、推出严厉交管措施来限制使用。比如收取燃油税之外,再收取相关的费用,同时推出单双号、禁左、单行等交通管理措施。老百姓一看,买了车也不能畅快使用,还要交那么多钱,自然要三思而后行了。这样一来,少买车,缓买车,不开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买车先验“泊位证”,赞成反对都有
凭“泊位证”购车,是1998年北京率先试行的,但发现此方法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已于2004年废止。但有趣的是,不少读者对这一条挺赞成。
刚刚在杭州城西买了房子的黄先生说:“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我来杭州工作,首先就是要有房子,或买或租总得有个落脚地吧。车子好比人,泊位好比房,有了泊位再买车,不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他认为,一个城市的泊车位本就有限,如此反过来限制车辆的总量不是更为容易?
80岁的孙培志老人也有话说,他家住黄姑山路上,夜晚,马路上经常有私家车违停,造成交通不便。老人想得也简单:“你没车位就不要买车了嘛,买了乱停既妨碍了交通,车主自己也要承担被抓罚款的风险,多划不来!”
但也有车主认为,车位是死的,车是活的,资源是可以灵活应用的。读者庞先生有反对意见:“我们的车子不是一天24小时都停在车位上的,每辆车在路上开的时候,停车资源就可以让其他车辆享用。车与车位1:1的配比对大城市来说,是不可能的事,也太奢侈了。很多车位都是需要共享的。”
“无偿摇号”可行,但要采取实名制
近邻上海对车牌“有偿拍卖”的做法,虽然有争议,但也已推行了很多年。可以说,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坚持下来大家也都习以为常,甚至已经成为买车人预算车辆成本的一部分。
杭州抛出关于车辆牌照“有偿”与“无偿”的提问,受访的读者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陈立波先生虽然今年刚刚买了车,但他很为未买车者设身处地,“‘有偿拍卖’增加了买车一族的压力,不如‘无偿摇号’来得公平。”
但也有人担心,“无偿摇号”会导致“黄牛”产生,读者方先生就说:“‘无偿摇号’可行,但必须制度先行。比如,一定要求采用实名制,防止人为的炒作,搅乱购车秩序。”
公交配套、自律他律很重要
交通拥堵是大城市的“癌症”,市民头疼,政府头疼。虽说控制机动车的总量很重要,但不少市民专家也看到了背后的问题。
俗话说:“堵不若疏。”还有位读者打进电话说自家的私家车就有两辆,但他说:“如果杭州的交通方便、通畅,我宁愿坐公交车。”杭州在道路挖潜、车位挖潜的同时,公共交通的发展也不容忽视,这是缓解目前交通问题的一大关键。快速公交BRT、地铁等等,希望看到它们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无论是机动车总量控制,还是收取拥堵费,这些措施,随着车辆的飞速增加都会一一推行,只是时间迟早问题。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孙秋高也说了点题外话:“市民的素质真的很重要,一方面是自律,一方面是他律。”孙教授认为,机动车总量控制,可以在出台严格的交管措施之后,在不断提高市民素质的情况下慎重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