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争取明年逐步实现医保“一卡通”,也就是说,萧山、余杭、临安、富阳、建德、桐庐、淳安等区、县(市)的居民,可以在杭州的医院刷卡看病;同样,主城区的医保卡,也可以在各区、县(市)的医院使用。
《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昨天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市劳动保障局提出,按照2011年医保“市级统筹”的目标,将首先在大杭州范围内统一职工医保的缴费基数、最低缴费年限,逐步缩小待遇水平的统筹地区差距,初步实现医疗保险主要政策的基本统一,提高医疗保障公平性。
形成城乡一体化医保体系
《办法》提出,要将现行“3+1”的医保体系,调整为“2+1”,具体来说,就是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统一归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医保),构建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和医疗困难救助在内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形成政策相互衔接、关系转移顺畅、费用结算便捷的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另外,先行统一大杭州范围内职工医保的主要政策,城乡居民医保的筹资及待遇水平暂按现行政策执行,待条件成熟后统一相关政策,提高统筹层次。
市劳动保障局表示,目前全市8个统筹地区中,只有3个统筹地区(市本级、萧山、建德)建立了“3+1”保障体系,其他5个统筹地区(余杭、临安、富阳、桐庐、淳安)由于当地城镇居民人口较少,已将城居医保和新农合归并为城乡居民医保运行,实施“2+1”保障体系。全部调整为“2+1”后,有利于医疗保障体系的统一。
住院及规定病种门诊待遇水平
大杭州范围内明年统一标准
《办法》提出,“2010年,统一各统筹地区住院及规定病种门诊待遇水平,全面实施门诊统筹。今后根据各统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筹资水平,逐步统一门诊统筹待遇水平。”
据悉,目前各统筹地区的住院统筹(包括规定病种门诊)的待遇水平差异相对较小,报销比例在职人员为80%-90%,退休人员为85%-95%。
但是,职工医保的门诊统筹待遇差异较大:一是目前仍有3个统筹地区没有建立在职人员门诊统筹待遇;二是起付线设置高低相差6.7倍;三是报销比例高低相差42个百分点;四是门诊费用报销最高支付限额设置差异较大,低的统筹地区每年只能报3000元,高的统筹地区则上不封顶。
基于目前这样的差距,市劳动保障局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方法,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先统一住院待遇,再逐步统一门诊待遇。
五县市异地就医居民将是得益者
临安、富阳、建德、桐庐、淳安等地居民有不少在外地工作,其中又有不少在杭州主城区工作。
据统计,各统筹地区(不包括市本级)常驻异地或在异地就医的就诊人次比例已达10%-40%,但目前大多数异地定点医疗机构仍未与经办机构之间实现信息联网,给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结算带来诸多不便。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经办管理的封闭性,造成各统筹地区的医保信息系统互不兼容,信息资源无法共享。
因此,《办法》提出,“统一规范程序开发、数据接口、基础数据及功能模块,实现系统互通,资源共享,逐步达到杭州市范围内经办机构与就医地定点医疗机构直接联网结算,实现全市范围内医疗保险‘一卡通’。”
医保“一卡通”实行后,在杭工作的五县市居民将得到很大的便利。
《办法》还规定,在职人员按用人单位当月职工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灵活就业人员以上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职工医保的最低缴费年限(含视作缴费年限)统一按20年计算。
据每日商报 作者 童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