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05日讯 据《今日早报》报道本报自报道安置房空置现象以来,大量读者打进热线或登录e早网参与讨论,一些读者反映的问题,值得深思,比如很多安置房一直空着,但有些拆迁户却无房可住。如何合理利用这些空置已久的安置房,不给社会造成资源浪费,是摆在政府部门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事实上,记者也了解到,有些政府部门实际早就在采取措施,力争解决这一难题。上城区目前有880套安置房空置,为了处理好这批空置房,上城区政府专门请了宁波一家网络公司,制作了一套管理系统,登记所有空置的安置房,并进行统一安排。
留洋博士回国无房安置
65岁的王大妈,为了女婿丁江鸿房子的事情,前后跑了5年,耗费了大量精力,可到现在都没落实。
“没有房子,我外孙就没地方落户,没法上学。”她说,女儿女婿只能一直待在美国不回来。一家人已经5年多没有团聚了。
王大妈的女婿丁江鸿是杭州人,1999年1月出国,之前一直住在磨盘井巷11号,有独立户口。
2005年5月,杭州市房管局出示拆迁公告,磨盘井巷5-15号要拆迁,丁所在的11号属于拆迁范围,拆迁户于2000年6月5日至2000年9月4日期间搬离。
而此时,丁江鸿夫妇正在美国留学,对于拆迁完全不知情。杭州市房管局、下城区房管局、开发商联合认为磨盘井巷11号实际居住为其他人,丁江鸿夫妇住青荷苑2幢某室,不能安置。
但是王大妈后来从杭州市档案馆获得的有关材料证明,“杭州市房管局、下城区房管局、开发商联合认为磨盘井巷11号实际居住为其他人,丁江鸿夫妇住青荷苑2幢某室”这一材料涉嫌造假,之后,她将此事诉诸法律,最终下城区法院作出判决,丁江鸿是磨盘井巷11号拆迁安置人口之一,且丁江鸿无其他住房,因此确认丁江鸿享有拆迁安置后的凤起都市花园某室房屋的使用权。
“拆迁单位明确我女婿丁江鸿是安置对象,但信访部门给我们的回复是,目前没有空置的安置房,我们女婿分不到应有的房子。”王大妈说。
而现在的问题是,法院只认定丁江鸿本人有凤起都市花园的使用权,他老婆和孩子无法得到应有的安置。到2008年9月4日,小孩年满7周岁,因无房不能落户,只能回美国读书。
但最近本报披露了杭州有那么多安置房空置,这让王大妈很气愤。
“一方面这么多房子空着,另一方面我女婿家作为拆迁户却没地方安置。”她说,“这算怎么回事?”
上城区用管理软件登记空置的安置房
安置房空置现象,在杭州市各个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上城区也不例外。
在杭州市建委去年11月份的统计中,上城区建委划拨的安置房有880套空置。
上城区建设局局长陈星豪告诉记者,为了让这些空置的安置房有效地使用起来,他们区先后出台了《上城区安置房建设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上城区安置房管理调拨补充规定》。
“区政府出台很多文件,也是想督促一下,但效果不是很好。”陈星豪说,于是他们开始考虑用信息技术来解决这一难题。
区政府一位科长也说,很多时候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家缺房,那家却空着。
由此,从2007年10月起,上城区着手建设安置房信息管理系统,对安置房建设项目进行全程管理,包括整个建设项目立项情况、用地情况、拆迁面积、安置面积;统计拆迁过程中不同产权性质的房屋以及拆除房屋的情况;统计已完工的建设工程或货币购买的房源多少用于安置。
目前,上城区各建设指挥部确定和上报了该项工作的具体经办人员名单,并陆续将安置房源和拆迁户资料输入信息管理系统。
数据真实的基础是建设单位的诚信
记者了解到,上城区目前各建设指挥部都已把基础资料逐步输入管理软件。截至去年11月30日,录入信息情况如下:录入74个建设项目,拆迁户信息2837条,现房信息781处(空房449处,已安置332处),期房336223.71平方米。
“所有信息都很清楚,便于我们统一安排。”陈星豪说。
他说,安置房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对上城区的安置房建设和使用起到规范管理作用,能使有关部门和领导及时了解安置房的建设、使用、存量情况,增加工作透明度,有助合理调配资源。
但他也坦言,目前软件处在刚运行阶段,还不是很成熟。而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所有信息都来自建设单位,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否重视和支持都影响到资料输入的真实性。
“我举个例子,市建委去年11月份统计了上城区建委划拨的空置房是880套,但在我们系统中的空置房只有449套。”他说,很明显,有些建设单位没有把自己的空置房登记进去。
实习生 王玲 记者 章建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