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者检查居民们扔出的垃圾。
|
浙江在线01月08日讯你知道“垃圾分类”吗?你会把垃圾分门别类,丢进不同的垃圾桶吗?也许你不知道,一个看似微小的动作,日积月累可能为国家节约不少资源。
昨天,记者从杭州市城管办了解到,春节后杭州将大力推广垃圾分类,让市民养成把垃圾“放对地方”的好习惯。届时,杭州将有32个社区的居民率先试点垃圾分类。
而至于垃圾会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相关部门稍后会征求老百姓的意见。
杭州垃圾处理能力接近极限
据杭州市固废处置监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杭州市区生活垃圾清运量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加,2008年已达到214万吨,日平均5800吨,2009年全年预计将达到230万吨,日平均6400吨。
虽然目前杭州的垃圾处理能力为每天7500吨,但以现在增长速度,明后年就将接近处理极限能力,给垃圾的收集、转运、处置带来极大的压力。
而且,杭州生活垃圾收集目前还停留在混合收集阶段。据统计,杭州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率在10%左右,而按照《杭州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指标体系》,到2011年,分类收集处理率须达到30%以上。对比国内先进城市,杭州的步伐仍显较慢。
杭州垃圾分类屡遇尴尬
据了解,杭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甚至更早以前,就试行过垃圾分类收集。2000年左右,杭州街头流行过一批双筒分类果壳箱。一黄一绿两个筒并排立在一起。黄的写着“可回收垃圾”,绿的标示着“不可回收垃圾”。可是,试点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不少分类垃圾桶实际上早就形同虚设。
杭州市固废处置监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说,垃圾分类会遭遇到尴尬,主要是不少市民在丢垃圾时图方便,怕麻烦。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街上和社区里方便分类的垃圾箱特别少,让人们很难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每年浪费的垃圾值250亿
根据杭州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杭州共清运垃圾约230万多吨,其中40%焚烧,60%实施填埋。
“这其实是一种很大的浪费。”杭州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置监管中心高级工程师程光华叹了口气,“最近有一则报道说:我国每年都有价值250亿元的资源被白白浪费了!这些资源既不是石油也不是天然气,更不是高科技产品,而是我们每个家庭每天都在产生的生活垃圾。”
程光华说,回收1吨废纸可以造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减少污染74%;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钢0.9吨,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污染;而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只要经过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也可以生产0.3吨有机肥料。
程光华又列出一组数据:“有报道指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由此可见,这些看似没用的垃圾如果处理得好,可节约资源,让废物得到合理的利用,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环保。而回收垃圾,最重要的就是给垃圾分类。”
其他地区垃圾分类做法
香港:2005年1月起推行“家居废物源头分类计划”,推行多种回收设施,包括收集桶、挂墙架、多袋式收集袋(塑料袋、尼龙袋、帆布袋等)、盒子(金属盒、塑料盒、纸盒等)及其他废物分类回收桶(如可层叠式等)。物业公司还定期举办旧衣物、旧电器及电子用品、旧电脑、电池、光碟及碳粉盒的物品回收。
日本:1980年开始资源垃圾回收试点。大致分五类:一是资源化利用物质(如废纸、玻璃瓶等);二是可燃烧垃圾(如菜帮、果皮、纸屑、木块、地毯、食用油等);三是不可燃烧垃圾(如陶瓷器皿、小型电器、玻璃等);四是有毒垃圾(如干电池、日光灯、体温计等);五是大件垃圾(如家具、大型电器等)。
北京:去年10月开始,北京西城32个小区试点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处理。居民家配备分类垃圾袋和垃圾桶,小区统一放置脚踏式分类桶,一般3个一组,蓝桶标着“可回收”,2只黑桶分别标注“其他”和“厨房剩余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