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座善于保留记忆的城市。在这座不到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由特区政府管理的公共博物馆便有13座,如果加上机构乃至私人创办的博物馆如香港医学博物馆、警队博物馆、人类民俗博物馆等,香港的博物馆就有二、三十座之多。
香港有博物馆的历史很短。1962年,香港第一座博物馆“香港博物美术馆”成立。1972年,这间博物馆一分为二,一为“香港艺术馆”,一为“香港博物馆”。如今,前者成为保存中国文化精髓和推广香港文化的殿堂,并经常展出内地和世界各国的顶尖艺术品,如目前正在展出的“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而“香港博物馆”如今已易名为“香港历史博物馆”,常年展出跨越4亿年的“香港故事”。
如果以面积而论,香港最大的博物馆是香港海防博物馆,总面积为34000平方米,它保留着自明清以来香港600年的海防历史。海防博物馆位于维港东面的入口,扼鲤鱼门要津。1941年2月日军入侵香港时,这里是一个重要战场。
香港最小的博物馆是李郑屋汉墓博物馆,总面积仅185平方米。李郑屋汉墓是1955年发现的。这座约建于东汉时期的古迹显示,香港的先祖们近2000年前就已在这片土地上耕耘。
与记录历史不同时段和不同色彩一样,香港博物馆是那样多彩多姿:“香港文化博物馆”重点之一是保存和介绍粤剧文化文物;有91年历史的香港大埔墟旧火车站是“香港铁路博物馆”,馆内藏有见证香港铁路发展的窄轨蒸气火车头和6个古董车厢;“三栋屋博物馆”原是一条有200多年历史的围村,建筑布局有如棋盘,左右对称,中轴线上分别建有前厅、中厅及祠堂;香港第一所专为医学化验而设计的建筑物、如今的香港医学博物馆,是一所富有特色的专题博物馆,它全面介绍香港医科学术的发展历史……
进入这些形形色色的博物馆,恍若进入时空隧道,香港的历史和现实在这里交织和延续。博物馆专家介绍说,香港虽然是弹丸之地,但它地质构造之复杂,树木种类之繁多,有人类活动时期之早,新界民俗保留之完好,都是颇为独特的,更遑论它在百多年的时间里,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村落变为国际大都会。
香港的历史给了博物馆发展的空间,香港博物馆也在不断丰富人们对历史的记忆:50年前一场大火之后兴建的建筑--标志香港公营房屋发展的首个公共屋村石硖尾,将被清拆。特区政府房屋署正研究保留其中部分旧式大厦,改建作公屋博物馆;香港是世界有名的海港,船业在此扎根多年。由私人经营的“香港海事博物馆”也即将开幕。据了解,香港立法会日前通过拨款9500万港元,把列为古迹的“甘棠第”改建为孙中山博物馆,博物馆将于2007年年初开幕。这个屹立於港岛半山的“孙中山博物馆”,与附近的中山史迹径合组成“孙中山历史之旅”,展露香港孕育孙中山革命思想的一段罕被介绍的历史片段。截至目前,孙中山及辛亥革命文物征集行动已收到数百件历史文物,现已收集逾70件珍贵文物。香港博物馆是全体香港人的记忆,也是港人教育孩子们的场所。在这些大小场所,总能看到学生们拿着笔纸记录的情形,有的学校索性就将课堂搬到博物馆。香港不少博物馆还免费向市民开放,有些收费的博物馆每逢周三也向到访者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