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写在谷超豪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之际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1959年,谷超豪在莫斯科大学科学博士论文答辩会上作报告。

谷超豪接受央视采访。

谷超豪在课堂上讲学。(1982年)

1957年夏天,岳父胡伯翔为谷超豪、胡和生拍摄的“结婚照”。

  他在科学的道路上

  永不停歇

  浙江在线01月12日讯 “人言数无味,我道味无穷。良师多启发,珍本富精蕴。解题岂一法,寻思求百通。幸得桑梓教,终生为动容。”这是谷超豪1991年为母校温州中学90周年校庆的题诗。在这首诗中,他抒发了自己对数学的眷恋之情和对家乡、对母校的感怀。

  1926年5月15日,谷超豪出生在温州市区华盖山麓的高盈里。他5岁入私塾,7岁上小学。数学给他最早的触动是在温州瓯江小学(现广场路小学)上三年级时,除法中循环小数的现象迷住了他:1被3除,是0.3333……可以一直除下去,永远除不尽,但是可以用一个无限循环的小数表示出来,这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

  “小学的时候他就特别聪明,尤其是数学成绩很好。他常常很快完成自己的数学作业,还会把他哥哥谷力虹(原名谷超英)的作业拿来试着去做,很受先生喜爱和赞赏。当时学校还给他一枚特制的徽章。”上周四,谷超豪先生的四弟媳妇,也是他的表妹,80岁高龄的陆兰聪女士,带着记者走访了现迁往白鹿洲公园的谷宅。随行的还有陆女士的三个子女,即谷先生侄女谷小娥,侄儿谷远来、谷远行。

  1937年,完成小学学业的谷超豪,进入温州联立中学(今温二中),半年后即1938年春转入温州中学。不久,他的数学天赋就得到老师的肯定。一次,老师问:一个边长都是1四边形,面积是否是1。许多同学都肯定地回答是1。谷超豪却说,不一定。如果把它压扁,变成一条线,面积就差不多成了0。老师对谷超豪的想法特别欣赏。这种求新求变的思维方式在他以后多年的研究实践中不断显现。

  数学给少年谷超豪带来了快乐。但抗日的烽火,把这位年幼的初中学生带进了救亡运动之中。在哥哥启发下,谷超豪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并记住了孙中山先生的格言: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能立志做大官。谷超豪认为,为国家的兴亡承担责任,自然是“大事”;用自然科学改造世界,同样是“大事”。从此,当科学家、做革命者,两种身份同一种使命,成了谷超豪人生历程中相互交叉的两条线。

  “参加下乡抗日宣传队,写壁报,演街头戏。听我父亲说,从温中,一直到浙大毕业,二伯就一直是进步学生组织中的活跃分子。当时温州的共产党组织在青少年中做了大量宣传教育和发展党员的工作。1940年3月,不到14岁的二伯,就在青田(温中所在地)宣誓入党。”谷远行边走边介绍说, “二伯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就是谷宅进门左手边的南厢楼,一间矮矮的二层楼房。当年很多地下党的秘密会议和传单就是在那个二楼楼阁里完成的。”

  “战争带来的颠沛流离让青少年时期的二伯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很艰苦,跟着学校多次迁移,而且无论在温州或青田,经常受到敌机轰炸的威胁,在轰炸声中躲进防空洞或山坳中。”谷远来告诉记者,“即使这样,二伯也没有荒了学业,总是争分夺秒的抢出时间学习。记得奶奶曾经跟我们说过,二伯从小就非常珍惜时间,为了有更多时间投入到学习中,从不吃鱼、螃蟹这些有刺带壳的食物。只吃一些很简单、很方便的鸡蛋、豆腐、青菜等,尤其喜欢吃鸡蛋。每次吃饭,总是拨拉两下就立刻投入学习中。”1962年,温州备战期间(传大陆与台湾要开战),年仅5岁的谷小娥曾跟着奶奶,投奔上海的二伯谷超豪,并与之生活了将近一年。她说,二伯是在结婚以后,因为伯母喜欢吃鱼,并坚持称鱼有营养,才慢慢改变了他不吃鱼的习惯。

  1943年,谷超豪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大学三年级时,他遇到了仰慕已久的苏步青教授。苏步青是我国近代数学的主要奠基人,微分几何学派的开山鼻祖。他那种条理清楚、推理严谨、图文并茂的讲授方式,让谷超豪终生难忘。在浙大求学期间,谷超豪还同时选修了著名数学家陈建功的复变函数、物理系的量子力学、相对论和理论物理等课程。这样的经历,为他以后在数学研究中的传承与超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8年,谷超豪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谷超豪随苏步青来到上海复旦大学,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科研和教学育人工作。

  长期的革命经历所凝结的报国情怀,是谷超豪在科学道路上不断进取的动力。

  “他是一个国家利益至上的人。1956年,当时国家在制定科学规划时,需要应用数学人才,尤其是在计算数学、概率论、偏微分方程领域的人才。于是,他立即根据国家需要转向了新的研究领域偏微分方程。”谷超豪的首批学生李大潜院士,日前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勇攀科学高峰,让谷超豪在新的领域很快取得了突破,占领了制高点。1957年,谷先生赴莫斯科大学进修,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在变换拟群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并获得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他是我国文革前赴苏联留学人员中,唯一获得苏联国家博士学位的人。他在国际上系统开创的多元和高阶混合型偏微分方程理论,至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974年起,谷超豪和杨振宁合作,联名发表了《规范场理论的若干问题》等论文。杨振宁博士曾经把谷超豪的研究,比喻是“站在高山上往下看,看到了全局”。

  “上得山丘好,欢乐含苦辛。请勿歌仰止,雄峰正相迎。”——谷超豪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永不停歇。谷超豪共发表数学论文130篇。他在规范场研究的基础上,于1980年又开创了波映照的研究新领域,并引发了国际上许多著名科学家的后续研究。他的论文成为这一领域的经典性引文。同年,鉴于他在数学方面的贡献,他被选为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

  他对家乡温州有着

  深厚感情

  “谷先生不喜欢拍照,但他来温州,有三个地方他却一定要留影。那就是华盖山上大观亭前、中山公园的中山纪念堂前和江心屿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碑前,站得笔直。”谷先生在温期间的秘书、现乐清市副市长钱强回忆,1999年,离开家乡多年的谷超豪回到温州出任校长,尽管行程排得很忙,但特意要求到这三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从华盖山山麓,谷先生进入了数学王国,走上了科学巅峰。如今,他在数学巅峰上走来,回报家乡,反哺家乡。

  “谷先生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家敬重的科学家,他为人正直、敬业,同样也用实际行动表达了浓郁的爱乡之情。”温籍院士孙义燧告诉记者,谷超豪曾出任国家科委“攀登”计划“非线性科学”科研项目首席科学家。他担任首席科学家期间,为“攀登计划”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卸任之后,正是孙义燧来接手这个科研项目。项目改名为“973”计划“非线性科学中的若干前沿问题”项目,孙义燧任首席科学家,而谷超豪则任该项目的顾问。项目组每次到科技部答辩,担任顾问的谷超豪都会陪着他去担任副答辩。有一次,谷先生晚上生病了,孙院士就打电话跟他说叫他好好养病,第二天的答辩就不要去了。结果第二天一早不到7点,谷超豪就打来电话说自己好多了,于是又跟着孙义燧一起去答辩。孙义燧当了两届“973”计划首席科学家,谷超豪就当了两届的顾问,谷超豪的尽职一直让他很感动。由于两人深厚的交情,孙院士碰到一些重大事情,也都会找谷超豪商量,谷先生总能帮忙出主意。“如今我出任温大城市学院名誉院长,为家乡高教事业出点力,也是谷先生牵的线。”孙义燧说。

  “离开家乡那么多年,二伯一直保留着家乡的口味,尤其喜欢瓯柑。每次去探望他,若是瓯柑产出季节,总会带很多过去。他说瓯柑好吃,苦中带甜。”谷远行说,他总惦念着家乡的亲人,每次会面虽然匆匆忙忙,但他总会买些上海糕点,带给我的母亲。

  昨天,获奖以后的谷超豪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记者问:“恭喜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您有什么获奖感言吗?”他的回答是:“感谢小学、中学、大学老师。”而他的小学、中学学业,都是在家乡温州完成的。据曾分管文教工作的原温州市副市长陈莲莲回忆,当谷超豪获得何梁何利奖时,他将自己所得的奖金全部捐给温州,分别在广场路小学和温州中学设立了“谷超豪奖学金”。

  原温州大学党委书记章时趋介绍说,当时,温大给他开出的年薪是20万元。但是5年时间他分文未取。2003年,学校将这笔钱,设立“谷超豪特优学生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先生对家乡的情感真的很深很深。2001年,他的身体挺弱的,已经谢绝了一切社会活动。但在8月,温州书法作品上海首展时,他出席了;上海温州商会举行大型活动时,他去了。他还召集上海温籍企业家恳谈,支援家乡高教发展。”陈莲莲回忆,“记得当时中心城区规划中,位于高盈里,已有160多年历史的谷宅要拆迁,谷家在温的家人,写信让他出面和市里领导说,希望谷宅能保留下来。当时谷先生就写信给家人和市里领导,以平民自居,说明不要因为他因为谷宅,阻挠了城市发展,该拆还是要拆。”

  “辞去温大校长后,谷先生也一直牵挂着学校发展,经常打电话给我问问学校情况。有时候看到温大在全国高校排名往前进步了,他就会特别高兴,马上给我打电话转告学校现任领导表示祝贺,言语中透露喜悦之情。”钱强说,谷先生曾说过,“我对温州感情很深,我一生发展的方向是在温州奠定的。”

  他为温州大学发展

  呕心沥血

  “1999年,他那时候早已是声名远播的院士,当过复旦大学的副校长、中科大的校长,身兼全国政协常委等多个行政职务,还带着研究生、博士生,大量的国际学术会议也让他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但家乡领导和温大领导前往上海邀请他,希望他出任校长。这是一所由他的恩师苏步青先生指导下创办起来学校,恩师也希望他能出任校长。恩师的期望和浓厚乡情,使他决定接任。当年5月就来温调研,9月正式上任,参加新生的开学典礼。74岁高龄,两地奔波,实为不易。”陈莲莲回忆说。

  钱强回忆说,谷先生出任温大校长后,一年中有四到五次来温,在温州呆一个星期左右。为让有限的时间得到充分利用,谷先生每次来温州总是算准了时间,选择坐夜班火车。这样刚好清晨至温州,就可投入到工作中。但是很辛苦。

  “温大创办时就是一所专科层次的学校,原本校名应该是温州高等专科学校,‘温州大学’这个校名还是苏步青先生向教育部要过来的。”原温州大学党委书记章时趋回忆说,1998年,《高教法》颁布后,温大的占地面积、学科层次、人才队伍都不符合一所“大学”的建制。教育部当时正在对一些名不副实的高校校名进行清理,温州大学两次接到“黄牌”警告。

  “确实,谷先生刚来时,温大仅有学院路建成的校园我们称之为‘螺蛳壳里做道场’;教授仅2名,我们称之为‘熊猫教授’。”温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周湘浙告诉记者,“1999年,谷院士在温大上任伊始,就马不停蹄,邀请了一批专家,为学校共同制订了撤系建院的跨世纪发展规划,并提出要千方百计动员社会力量办学。”

  “更主要的是,他的到来,如同在温大扯起一面旗帜。从浙大、复旦、同济、交大、杭大、中国美院等一大批著名高校吸引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出任当时新成立的9个学院‘掌门人’。而其中许多人是冲着谷超豪这面旗帜,来投奔温大的。如杭大的王兴华教授当时已经接到湖南师大的高规格邀请,但他冲着谷院士,还是投奔了温大数学学院。一时间,温大的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周湘浙说。

  “当时,正处改制过程中温大经费有限,办学条件比较艰苦,谷先生将自己一贯坚持的简朴习惯带到了温大。他多次在会上提出,要压缩行政开支,把钱用在教学和科研上。他刚来温州时仅住了一夜的宾馆,就从宾馆搬出来,住在学校图书馆边一个由办公房改成的小套房里。他住里间,我就住在外面连厅的房间。吃也很简单,让我去菜场买些豆腐干、青菜之类的。最奢侈的菜也不过是红烧肉。”钱强说,“不仅自己生活很简朴,对身边的人也很严格。我陪同他在上海时,他就事先声明,不能乱花学校的办学经费。对我的住宿标准很严格,不能住带有卫生间的房间。”

  “起步中的温大事情多又很繁琐。当时,谷先生在温期间的工作安排得满满的。回到上海后,也总是牵挂着温大。三天两头和我通电话,了解学校情况。”钱强说,“最让我感动的是,2000年9月,谷校长发着高烧来到温州,就立即专门跑到工程指挥部了解新校园建设情况。看到工程进展不尽如人意,他心里特别着急。高烧刚退的他,次日凌晨4点钟,他就铺开信纸写报告,向市领导提出他对温大发展的建议和看法……”

  2002年,出于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全局考虑,谷先生联合孙义燧、陈式刚、戴金星等9位院士,向温州市委市政府进言,要促成原温州大学和温州师范学院两校合并,学科互补。“给教育部,省厅领导写亲笔信,甚至亲自到教育部拜访主要领导,为两校的成功合并,谷先生做了大量工作。”周湘浙说,“2006年2月,新温大通过教育部专家组审核,‘去筹’高票通过,他比谁都高兴。消息传来当天,他就分别给浙江省教育厅领导、温州市委领导和校领导写信,字字透露欣喜之情和对学校的殷切希望。”

  他说:我可以向苏先生

  交账了!

  60余年来,谷先生在数学的崎岖道路上行进,从微分几何到偏微分方程,再从偏微分方程到数学物理,自始至终,他从未感到过枯燥。他曾说自己在其中得到了人生的最大乐趣。谷先生将自己的三大研究领域亲昵地称为“金三角”。他说:“别看它们表面上枯燥,其实只要深入进去,你就会发现奥妙无穷,简直是开发不尽的宝藏啊。”

  “为了探索这些‘金矿’,谷先生和同为数学家的妻子胡和生院士几乎牺牲了一切与悠闲、度假等字眼相关的时间,除了最简单的生活,剩下的便是工作、研究。”谷先生在上海的秘书虞斌告诉记者, “2005年,在谷先生80寿辰时,他曾说:‘十年以前,我曾说过七十古稀今不稀,过了十年,八十也不稀。对数学的研究,任何时候都不间断。’当时,他说了三个‘80岁生日愿望’分别是:国家发展得更好;复旦能够成功进入世界一流名校;自己还能轻松地再干许多年。所以一直到2007年,先生还带着博士生,每天坚持工作8小时。如今,谷超豪已经85岁了,虽不带学生了,但每天依然坚持工作。每周二下午,他还雷打不动去复旦,参加由学生和青年教师组成的数学物理、几何讨论班。”

  “数学科研与教学,构成了谷先生‘人生方程’的横轴与纵轴。”中科院院士、复旦数学研究所所长洪家兴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先生从不计个人名利。我做谷先生的学生时,论文题目的确定和具体做法都是先生一手指导的,但他从来不在论文上署名。他常教诲年轻人要严谨、踏实地做学问。每当他开拓出一个新领域,并作出开创性的贡献后,就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把学生推上这一领域的前沿,而自己又去开拓另一新的领域。无论是科研、教学还是行政工作,他一贯坚持以“育人”为核心。正像李大潜院士所说,导师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

  “谷先生也很善于用最好的内容和方法启发我们年轻人做科研。”作为谷先生的关门弟子,谢纳庆告诉记者:“以前,我是学基础数学,对物理是比较恐惧的。谷先生总能循循善诱,引领我进入了物理世界。在参加谷先生的讨论班时,经常会因一些问题没弄懂而被‘挂黑板’。但谷先生从不骂人,他总是给我很多建议,推荐很多文章去读。记得在准备博士论文答辩时,谷先生身体不大好住在华东医院。厚厚的博士论文都是他在病房中逐字逐句细细修改过的。为不耽误我毕业,还把病房当作了办公室,请来其他专家坐镇。没有投影,就向护士借了白板,最后弄了整整一个下午,才完成论文答辩。”

  从60多岁的院士,到年仅29岁的关门弟子谢纳庆博士,谷先生一生的成就,化作桃李满天下。

  正是在谷先生的言传身教下,谷超豪教授培养出了包括李大潜院士、洪家兴院士、穆穆院士等在内的9名院士。同时,他还培养了3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其中有陈恕行教授在内、涉及多个研究分支的一支充满活力、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和一批优秀的高级数学人才。他是国家973研究计划的发起人之一和973《非线性科学》项目的首位首席科学家。在中国数学人的心中,他既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数学大师,也是中国数学界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谷超豪谦虚而又自豪地告诉记者:“当年,我的老师苏步青对我说:‘我培养了超过我的学生,你也要培养超过你的学生’——他这是在将我的军!如今回首,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我可以向苏先生交账了!”

  “人生几何学几何,不学庄生殆无边。”这是谷先生前往舟山的一次轮渡上有感而发的诗句。回首谷超豪八十余载的人生历程,奋斗不止、奉献不息,无论是作为革命者、数学家,还是教育家,他都硕果累累。如今,年过八旬的谷先生仍不服老,仍然奋斗在数学研究的前沿,为祖国的科研事业不断创新。

  作为一位卓越的数学家,他从微分几何到偏微分方程,从规范场到孤立子数学结构,他的目光始终瞄准当今核心数学前沿最活跃的分支,研究成果扬名世界

  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他每当开辟一个新领域,并作出开创性的贡献后,就毫无保留地把新发现的“金矿”,转给学生,让他们深入挖掘。如今他的“桃李”构成了共和国数学事业的脊梁。

  作为一名从温州走出去的学人,他对家乡有着深情厚意。在74岁高龄时,毅然接过温州大学校长一职,两地奔波,全身心投入,多方呼吁,促成了新温州大学的诞生,让温州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谷超豪。昨天上午,万众瞩目下,谷先生从胡锦涛总书记的手中接过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证书和500万元奖金。

  这是共和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

  那一刻,人民大会堂掌声如潮,为这位84岁高龄的科学家响起。那一刻,温州家乡的父老乡亲、温州大学的师生奔走相告,为这位从“数学之乡”走出去的数学家而骄傲而自豪。(温州日报 记者郑海华 翁卿仑)

关注:浙籍科学家谷超豪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1月12日杭州街拍:垂感围巾谁最抢眼
温州瑞安发生一起火灾事故 9人不幸遇难
嘉兴王江泾镇公推直选党委书记 2500名党员直选创浙江之最
关注:上海9驴友武义牛头山迷路36小时
12月28日杭州街拍:百看不腻"微糖女"美装扮(图)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温州中学里走出数学大师 谷超豪儿时曾迷武侠小说
·谷超豪获大奖
·温州中学里走出数学大师 谷超豪儿时曾迷武侠小说
·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奖 通俗解说在杭高校14项获奖
·谷超豪荣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