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3日讯 据《今日早报》报道哪家农贸市场的猪肉价格最便宜?哪个经营户做生意时爱缺斤少两?买哪家的茭白不用担心有工业保鲜粉……每天去农贸市场买菜,总有不少这样的问题困扰着马大嫂们。不过,记者从杭州市工商局了解到,现在已经有一张“网”可以解决这些问号了。这张“网”就是杭州市农贸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网络平台。
蔬菜是否合格一触即知
这张网到底有多神奇?记者带着疑问来到杭州朝晖农副产品综合市场。一走进市场大门,右手边就摆放着一个触摸屏。
记者点击了“快速检测信息”模块,屏幕上立即弹出当天抽检的10多个批次农副食品的检测结果。看到抽检批次全部合格,放心之余,记者再点开“价格信息”模块,各种菜品价格一目了然。除了市场里的触摸屏,市民还可以登录杭州市农贸市场信用网查看到同样的信息。
杭州市工商局副局长冯世联告诉记者,目前,由该局开发的杭州市农贸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网络平台,已实现全市农贸市场联网,并成为农贸市场信息发布的网上窗口。“社会各界可以登录平台,查看到各家农贸市场的基本信息、信用信息、商品信息和经营户信息。”
昨天,记者打开杭州市农贸市场信用网,正好看到当天古荡农贸市场公布的商品质量检测结果,其中还包含了两项不合格产品。一个是有农药残留的青菜,一个是亚硝酸超标的腌菜。上面显示市场已经对这批产品进行了销毁处理。
6家农贸市场列入黑名单
据了解,杭州市农贸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系统软件,除了让市民查看到农贸市场农副产品检测信息、价格信息,更重要的还能查看到市场里经营户的诚信记录。
去年年底,消费者汪先生在杭州断河头农副产品市场买了一只鸭,回家后发现分量不足。于是,汪先生跑到市场投诉这家禽摊位缺斤短两。最终摊主陈某向顾客赔礼道谦,退赔鸭钱,另赔偿50元。
随后,陈某的不良行为被挂在了杭州市农贸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平台上。目前,农贸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系统网络平台共录入各类信息100多万条,其中消费者投诉信息达283条。不合格食品销毁信息3617条。
据了解,去年,杭州市对238家农贸市场和16124户场内经营户完成了信用评价。结果显示,农贸市场评入A级93家、B级124家、C级15家,而进入D级黑名单的有6家。
□通讯员 陈杭 记者 高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