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5日讯 据《青年时报》报道在山西煤改和迪拜危机中损失惨重的温州商人,正寻找新出路。昨日宣布进军线下零售的淘宝网称,将由前“煤老板”温怀取斥资1亿元,负责其指定代购店项目的具体运作。
温怀取高调转型的背后,是正在加速回流的温州民间资本。去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温州市人民币储蓄余额已突破2000亿元。
淘宝涉足线下零售
进军线下零售,是淘宝网实施“大淘宝战略”的必然步骤。其终极目的,就是要把那些不会网购的消费者拉上网。
“副食品店、超市、连锁店等社区店,都可能成为我们的官方指定代购店。”淘宝方面介绍,指定代购店项目具体由第三方公司——杭州买吧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实施。目前已开出首批十多家门店。
杭州买吧是围绕淘宝线下代购店项目新注册的一家公司。公司董事长温怀取介绍,目前公司已正式运作近一个月,1月16日(也就是明天),将有150家代购店集体开张。
“联系的便利店签约率在90%以上。”温怀取表示,原计划是用半年的时间在杭州发展500-800家代购店,但从目前的进展来看,这一时限可能提早至三个月。
代购店的设备莫过于一台电脑,一位懂网购操作的人,无需摆放商品实物。这也意味着,在几乎不用额外投资的情况下,代购店只要替人完成网上购买行为,就能以提成的方式分享“网络红利”。
“代购环节产生的流通成本,不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温怀取强调,代购店最终是要靠规模效应为网上卖家创造价值,并从中分享一部分。
因对代人上网买东西这事儿颇有信心,温怀取计划在一年内为此投资1亿元。
出资人曾是“煤老板”
事件背后,温怀取的身份引起了外界的关注。这位曾经的温州“煤老板”,在山西煤矿砸下2亿元,最终总算幸运地抽回老本。
一分钱没赚,好在也没亏。去年8月份,温怀取手头的煤矿成功脱手,陪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和精力。
“投资煤矿、房产,投资额很大,回报率并不高,而且饱受外界诟病。”从山西抽身的温怀取没再进入类似的传统行业,而是开了一家广告公司。正是在经营广告公司期间,温怀取与淘宝方面有了种种接触。
电子商务作为近年来较为热门的新兴产业,令温怀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淘宝平台本身的品牌效应,则是促成其出手投资的重要原因。
代购店项目进展得非常顺利。温怀取的想法是,等发展到三五万家的规模,那时的买吧应该会很赚钱。
温商主动转型背后
从煤矿到电子商务,温怀取的行业跨度确实有点大。主动转型的内动力,源自外部环境的倒逼。
回顾过去一年不难发现,温商的种种遭遇可谓“惨烈”。先是俄罗斯以打击“灰色清关”名义关闭莫斯科切尔基佐沃大市场;后有罗马尼亚查封300多家中国商铺;再接着,则是山西煤改事件和迪拜危机。
不完全统计显示,在上述变故中,温商损失或被套资金过千亿元。
越来越复杂的外部环境,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在外投资资金回流。据人行温州支行的统计,早在2009年初,温州民间资本撤退现象就已很明显,大量资金以储蓄存款的形式,滞留下来。去年1月份,温州的新增存款近350亿,为10年来最高水平。
这一情况正不断加剧。截至9月末,温州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余额已达2036.4亿元,这意味着温州居民手中至少拥有了两千亿的“闲钱”。
从“炒”回归更本位的“投资”,是温州商人需要反思的问题。而温怀取的举动,恰好是这样的一个例证。(记者 向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