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8日讯从通货膨胀到楼市走向,从收入到教育就业,从出行难到看病贵……2010,这些老百姓急切关心的问题和担忧的难题,迫切需要找到回答。由央视财经频道、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及红旗出版社联合打造的《提问2010——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就倾力解答百姓民生问题。从首日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被预定一空起,这本书一直在市场上保持着相当的热度,并数次再版印刷。在激烈的图书竞争中,这本书缘何有如此大的人气、受到百姓的普遍欢迎?昨天,在北京求是杂志社举行的《提问2010》出版座谈会上,来自中央党校、求是杂志社、中国金融出版社、华夏时报等专家和学者从多个角度探讨本书的市场价值。
“《提问2010》,这本书创意非常好。现代生活节奏快、变化快,下一年怎么样?老百姓都很关注。2010,老百姓最普通的想法就是这一年要比去年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30年,要比过去30年更好。关注民生,就是把百姓想听爱听爱说的话说出来,这是最切合实际的思路,这本书就做到这点,牢牢抓住了老百姓的心。”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刘海藩高度评价了这本书。
从普通读者的角度,刘海藩也很关注这本书,认真翻阅后,他指出了很多可圈可点的特点。“一是时效性强,《提问2010》是伴着新年钟声开印的,2010年大家都很关注的事情,书上都有了,百姓担忧的问题,这本书都有了回答。二是可信性高,本书是对民声多维立体的全面反映,书中既有部长的权威解答,又有专家从理论和事态发展层面来分析、预测,进行理性思维的引导,还有来自企业和海外的声音,从经济运行层面剖析,非常全面立体。三是具体生动,问答形式,非常贴近老百姓的心声和想法。”
全球金融危机风卷残云,聚焦后危机时代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政经室主任王天义博导认为,民生问题是我国党和政府一直在关注并加以解决的,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社会状况发生很大改观,这也是国家“十二五”需要关注的,因此本书的聚焦很有意义。
“《提问2010》这本书立意高,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最快地传达出来,并与老百姓需求最快对接,搭建了专家和老百姓直接对话的平台。”王天义表示,本书的内容非常实际和超前,向2010发问,问中有解,问中有答,角度对准基层老百姓关心的问题,由下而上,把中央关注民生和老百姓自己关注的问题完美对接。比如第八章的医疗、第九章的社保,读者一看就一目了然。这个时代百姓关注的内容在发生变化,本书还涵盖了股市、出口、汇率、低碳生活等内容,契合时代发展的脚步,因此读者对象非常广泛。
除了内容上的创新,本书在体制上的灵活创新也成了多位专家热议的焦点。《提问2010》是一次创意丰富的媒体行动,本书是财经频道与浙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把节目资源转化为出版资源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浙报集团参与重组红旗出版社后出版的第一本图书。三大主流媒体联袂合作,跨越了电视、出版、杂志、报纸、网站五大传媒通道,汇集了制片人、编辑、记者、出版商四类传媒人才。“央视这个大众媒体和求是杂志社、红旗出版社这个中央理论研究机构和党的思想理论阵地紧密联手,这是体制上的创新,这种探索途径值得肯定。”刘海藩表示。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胡希宁教授在座谈会上表示:“这种资源的整合很有创新性,而且很灵活新颖,使民生问题得到了更多元、多角度、很人性化很生动的呈现和阐释。”。有多年图书出版经验的中国金融出版社编辑部主任戴硕感慨,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编辑完成如此高质量的书,而且收到市场欢迎,确属罕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是对传统的出版业的一次革新,以往的出版方式很单一,而《提问2010》将电视、网络、杂志等多种传播方式有效结合,动静结合、整体立体出版是一种全新的探索,他希望类似的合作能继续坚持下去,联合打造跨媒体强势出版。
“《提问2010》是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集中体现。将党的主张和人民群众的呼声、将中央政府的政策和老百姓关注的焦点真正对接,这本书是中国百姓2010年民生经济读本。”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刘润为总结说。该书策划和写作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千万个网民提问,可以说集中代表全国老百姓所关注的新一年的经济问题。归纳整理后交给33位部长回答,又请150多位专家进一步解惑,这种问答方式确实很有意义。
与会专家还对本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他们认为,将求是杂志社红旗出版社的理论高度和央视财经频道专业化大众化的传播优势积极融合,将党的理论政策主张和百姓需求有机对接,合力打造强势的报道品牌和出版品牌,相信“央视财经红旗书系”明年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