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0日讯随着私家车的普及,不少市民都反映,绍兴市区一些中小学的校门口越来越堵,而且校门口的拥堵直接影响到几条主干道的畅通。
为缓解学校门口的交通拥堵问题,近日,市教育局与市公安局联合出台多项措施:学校门口将禁止停车,提倡学生步行,并向位于市区繁华交通主干道旁的9所学校共发出了450张“家长接送牌”,没有拿到“接送牌”的不准停车。
昨天是450块“接送牌”发放的第一天,“接送牌”真的能解决校门口拥堵的“顽疾”吗?除了接送牌,其他配套措施是否完备?昨天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记者亲历
昨天记者在学生上下学高峰期分别选取了2所学校进行观察。
早上7:15:记者首先来到位于市区胜利路上的元培中学。校门口竖着6块黄色“禁止停车”的标志牌,学生上学秩序井然。据该校保安介绍,学校已向学生下发《告家长书》,告知家长、学生提倡步行上下学等。从现场情况看,家长开车送孩子来上学的不少,但很多人都能停在远离校门口的地方。
早上7:40:记者打的前往市区北海小学新河弄校区,的哥表示现在正是上学高峰期,只能开到新河弄口,开进去太堵了。记者在供销超市新河弄店门口下车,此时新河弄里的车已经有点多了,前行缓慢,车队差不多排到“如家”快捷酒店门口了。北海小学校门口,戴着“交通协警”红袖套的老师和保安正在疏导交通,有不少家长选择在离学校一段距离处让孩子下车再将车开走,但记者注意到仍然有一小部分家长还是将车开至校门口,有的甚至打方向盘准备停靠在校门口正对面的路边。这时,执勤老师一般都上前告知家长不能在校门口停车。
下午3:30,市区鲁迅小学人民路校区门口开始有私家车停靠。一位姓陶的家长告诉记者,孩子放学是3:40,但那个时候校门口的接送车非常多,他为了能将车子尽可能停得离学校近些,就早早地来了。3:50,人民路上的私家车已经从解放路与人民路交叉口停到了鲁迅小学公交车站点,差不多占去了一半的车道,原本用来通行的非机动车道也成了临时停车场。据悉,该校目前尚未向学生家长告知“接送牌”一事。
下午4:40,记者又来到绍兴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龙山校区,看到校门口放着一块铁牌,上写“学校门口禁止停车”。在学校对面城市广场停车处,记者看到私家车有序地停放着,不少家长在车内等着。10分钟后,学生陆续放学,有的学生走到城市广场停车处,上了家长的车。记者从几名该校学生处了解到,学校一向不鼓励家长开车接送,并对停放距离有严格规定,学校门口左右50米范围内不允许车辆停放,如果有同学家长违反校规,学生会被扣除相应量化考核分。4:55,学校门口车流量增大,胜利路上显得较为拥堵,两名戴着“交通协警”红袖套的老师与交警一起维持秩序,车辆缓慢有序地前进着。
老师上路执勤劝导家长
下午放学依旧有点堵
新闻纵深
错时放学、增加通道、交警进驻校门口“治堵”法子想了不少
此次被列入“治堵”范围的中小学校包括绍兴一中,稽山中学,绍兴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龙山校区,元培中学,建功中学,绍兴文理学院附中,鲁迅小学人民路校区、和畅堂校区,北海小学新河弄校区、胜利路校区,塔山中心小学9所学校。
“从这周起,上述中小学校根据学校实际,校门口左右两侧50米以内,就不能停车了。”市教育局普教处处长周国俊说,交警部门将在校门口一定距离内,设置禁止停车、禁止调头等交通警示标志;学生上下学时段,校门口附近的临时停车区域也将实行限时禁停。接送孩子的车辆只能停在禁停范围外。
考虑到一些有特殊接送需要,如生病、行动不方便的学生,市教育部门还专门向各校发放了限量的“家长接送牌”。学生家长需提出申请,由班主任审核,报校长室同意后发给学生使用。原则上,每班最多限用两张。今后,只有持有“接送牌”的家长所开接送车才允许在校门口适当停留。
此外,为分流放学时的人群车辆,各校还将实行错时放学,并尽可能开放边门、后门,增加进出通道。如绍兴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龙山校区开辟北校门、元培中学开辟西校门、建功中学开辟北校门、绍兴一中开辟东校门等,适当分流,以有效缓解上下学主要路段的交通压力。
周国俊表示,缓解交通拥堵工作将被纳入教育部门对学校文明创建考核评比的内容,学生“步行上下学”“乘坐公交上下学”“家长规范停车”等情况将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文明学生、文明班级的评比直接挂钩。
据悉,交警部门已给每一所学校配备了1名交警,拥堵比较严重的,增派至两名,帮助维持交通秩序。
观点碰撞
学校观点:治理校门口拥堵需要有关各方齐心协力
“在我们的《告家长书》中,首先还是倡议家长文明出行,并建议有车的家长可以互相轮流接送,这样车流至少可以减少五分之一。”鲁迅小学副校长寿越强说:“以后我们每天都有老师作为义务交通协管员疏导车流,也要与学生的行为规范分挂钩。如果相关职能部门能齐心协力,校门口的人力三轮车、流动摊贩没了,家长都能停在禁停范围外,相信校门口的拥堵是可以缓解的。”
“‘接送牌’宁缺勿滥。”塔山中心小学王副校长告诉记者,“我们这两年多来其实也一直在努力改善校门口高峰时段拥堵问题,每个班级学生家长的车牌号在政教处都有登记,每天早上政教处主任也会带执勤同学在校门口检查,同时也做孩子的思想工作,以前7:50~8:00这段时间很容易堵,现在已经好很多了。”
不过,也有学校对“接送牌”的效果持谨慎的态度。
一位校长说:“劝阻校门口不停车,以前也发过倡议书,管管好一点,不管又慢慢恢复‘原状’了。我们现在早晚都有几名老师在校门口跟保安一起维护交通秩序,但是学校师资也紧张,老师们都有教学任务,长期早晚维护秩序,可能没这么多精力啊。”
而关于家长最关心的“接送牌”审核与发放,各个学校都表示会慎重对待,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家长观点:“接送牌”初衷很好效果好不好还很难说
不少家长认为,“接送牌”的推出,初高中和小学高年级孩子可以采取乘公交车、骑车、步行等方式上下学,,不仅能缓解学校周边的交通拥堵,孩子的自理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家住市区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几乎每天都是开车接送孩子,虽然孩子读的是学区内的学校,离家不远,但由于担心安全问题,还是要亲自接送才放心。记者发现,孩子出入的交通安全问题是家长坚持接送的关键。
“学校的位置处在交通要道上,每天早晚高峰经过学校门口的车辆也多,现在大都只有一个孩子,如果不来接送,孩子过马路实在放不下心,况且学校门口的交通堵塞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些‘家长接送牌’解决得了问题吗?”一位正在鲁迅小学校门口等孩子放学的家长如是说。
“学校门口禁止停车了,那大家不都停50米外啦?这样一来,不还是一样会堵吗?而且也增加了学校老师和交警的工作量。”也有家长担心地说。
据绍兴晚报 记者严竹萍实习生唐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