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因“人头”、“猪头”、“鱼头”、“机头(企业污染)”多头排污而环境日趋恶劣的西溪,如今成了美丽的国家湿地公园;曾经炮声隆隆、被烟尘笼罩的城西矿山,如今全部关停复绿,并摇身成为创意人士的聚集地;曾经流淌着“劣五类水质”的五常港、紫金港、沿山河等数十条河道,如今也都疏浚整治一新,成了周边居民们休闲亲水的好去处……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西湖区科学实施生态区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系列专项规划,像以上这些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提升的“案例”,正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不断呈现。日前,该区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区检查验收组的考核验收,成为主城区中首个获得“省级生态区”荣誉的城区。
“早在2004年9月,我区即颁布实施了《西湖区生态区建设规划》,并及时编制了《西湖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一系列生态区建设的配套和专项规划,同时区、镇街和各部门成立工作组,全面推进生态区建设。”该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仅2007年以来,该区安排用于生态建设资金就达1.7亿元。
围绕创建“省级生态区”目标,近几年来西湖区着力开展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矿山生态治理、“三沿五区”坟墓整治、河道综保工程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五项生态建设工程。截至目前,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初步取得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丰硕成果。水质有了明显改善,除沿山河外,园区大部分地点的水质均提高了两个标准,“杭州绿肾”正渐进地发挥出重要作用。全区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矿山28座,已复绿整治矿山25家,生态效应得到体现,视觉污染得到治理,土地资源得到利用,安全隐患得到消除,实现了多赢的效果。转塘、留下、周浦、龙坞4个乡镇完成生态墓地建设,为开展“三沿五区”坟墓治理打下基础,青山白化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根治。西湖区绕城公路范围内的61条河道,已有43条得到整治,总长44.85公里,总投资约13.5亿元。此外,三墩、周浦两镇也通过地埋式一体化、人工湿地等多种模式和手段,解决了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与此同时,西湖区还加大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深入开展百村整治、严控噪音和烟尘,狠抓畜禽禁养、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等,从源头上进一步规范管理,成功地为打造“全国最美丽城区”创造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通讯员夏凝艳高静玮记者陈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