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我都会关注的。因为我老家在山东农村,来杭州快3年了,马上就要回去过年,心里很激动,希望农村发展得越来越好,看了你们的报道,我感觉很有信心!”在杭州某网络公司工作的新杭州人小马告诉记者,因为生在农村,所以即使跳出了农门,也一直关注那片土地。
昨日,本报财经三人吧《物流和冷链的神奇妙不可言》一文为读者详尽地解读了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得到了不少读者和网友的关注,特别是即将回农村老家过年的读者热情高涨。
“钱花到什么地方很关键”
“对中央1号文件,我们要一以贯之的理解。我们不要在建设小城镇的同时,又是毁坏农业基础田,又是搞跟农业没关系的那些开发建设,这既不符合国家的产业调整,而且不利于农业的发展,所以我们8000亿元该如何花,这个很重要,很关键。”在做这期访谈时,记者与不少专家进行了交流,中央支农资金的用处屡屡被提及。
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老师在与记者交流时说,“前不久我们去江苏一些小城镇发展比较好的地区考察,他们就是形成了很多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在江苏,企业都把农民吸收了,然后大企业进入,开始建设特色农业,但是江苏这种模式在中国不多。所以江苏的城镇化发展是非常好的,而且有各种各样的模式,我们可以借鉴。”
网友“小生段誉”留言说,“连续几年的1号文件都在关注三农,我们现在缺少的是一个农产品的合理价格,还有一个合理的农产品的结构,这就是我们贯彻中央1号文件的精髓。”
“新生代农民工”留恋城市
来自江苏盐城农村的小冯,20岁,现在杭州一家空调维修公司做工。据他介绍,他初中毕业后,就失去了读书的兴趣,“实在念不下去了”。当时小冯的父母都在杭州打工,他便过来投奔。如今,小冯已经是一名熟练的空调装修工。
“如果有可能,你愿意在家乡发展吗?”当记者这样问他时,他很肯定地回答道,“我不想回去,老家太落后了,什么都没有。我喜欢城市生活,也会努力工作,争取早日在这个城市扎下根。”
倔强而又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小冯就是一名“新生代农民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和他抱有相似想法的80后、90后农民工不在少数。
对此,一位长期关注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社会学专家向记者表示,大城市的承载能力相当有限,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安置问题,小城镇建设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小城镇发展起来要给他们一种类似于城市的生活,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比较高,还有户籍以及再下一代的户籍问题,现阶段都很难解决。所以,小城镇虽然比不上大都市,但是生活基本上还是一样的,有些服务,娱乐都还是有的,小城镇还可以更好地对户口进行一个调整。”
记者刘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