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人民政府市长 翁建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政府的主要工作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平湖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们在中共平湖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力以赴保增长、抓投入,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企业服务年活动,扎实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民营经济“富民工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重大挑战和考验,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89亿元,增长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4.9亿元,增长10.2%;财政总收入43.7亿元,增长1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8亿元,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亿元,增长15.4%;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1%;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5%和9.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7.8%以上。
(一)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经济企稳回升向好
一年来,我们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扭转经济下行趋势,作为抓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迅速推出和落实一系列保增长、抓投入的政策措施。强化政企联手共克时艰,扎实推进“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专项行动,成立“马上办”办公室,深化领导干部“一对一”服务企业制度。全面落实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通过税收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社会保险费降率减征、城镇土地使用税降级征收等措施,共减轻企业负担约22亿元。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机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争列重点项目,全年争取上级一般预算专项补助2.6亿元,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6个。诸多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实,对增强发展信心、实现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继续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强化项目推进督查,组织实施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扎实开展百日招商、百亿签约、百项开工“三百行动”的基础上,全力推进招商引资百日冲刺、城乡征迁百日攻坚、项目推进百日会战“新三百”行动。不含嘉兴港区,全年完成工业生产性投资79.5亿元,增长13%,其中光机电、临港工业生产性投资占全市的57%。全市完成服务业投资59.4亿元,增长8.1%。“双百亿”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2.7亿元,累计开工率90.8%,新建项目开工率81.8%。
在招商引资难度明显加大的情况下,不含嘉兴港区,全市完成合同外资2.7亿美元、实到外资1.7亿美元;引进内资18.6亿元,增长19.3%,其中服务业引进内资10.7亿元。全年引进超千万美元外资项目12个、超亿元内资项目14个。一年来,我们及时完善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政策意见,加大考核激励力度。从领导力量、经费保障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招商队伍建设。深化蹲点招商,全市外派蹲点组22个、长期驻外蹲点招商人员44名。落实招商主体党政“一把手”抓招商制度,明确领导干部参与招商时间。过去一年的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力度大,力量投入强,形成了较为浓厚的招商氛围。
坚持把强化要素保障作为保增长、抓投入的重中之重。着力打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积极推进镇(街道)融资平台改造和企业债券发行工作,及时组织开展银企签约活动,创新债务重组银团贷款,推进股权、商标质押贷款,新增担保机构2家,工银村镇银行挂牌成立,获得“中国最具投资价值金融生态示范城市”称号。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量分别达82.9亿元、83.2亿元。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用地需求,全年上报审批土地4434亩,高质量完成第二次土地调查任务。
针对国际市场需求急剧减少的情况,及时采取保持外贸稳定工作措施,开展外贸企业“拓市场保订单”专项行动,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40.2亿美元,其中出口24亿美元,呈逐月回升态势。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制定实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意见,积极开展家电下乡工作。
(二)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
按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要求,制定实施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意见,落实工业、服务业、农业农村、外经贸、科技和污染减排等专项资金1.8亿元,着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实现农业增加值13.8亿元、增长3.2%。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并获全国先进,无公害蔬菜、特色水产、休闲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建立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流转土地8000亩。农业循环经济实验园区和现代农业、水产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增嘉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新三资投资效益农业1.4亿元。加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力度,市财政落实扶持资金800万元。
实现工业增加值174.7亿元、增长7.4%。强化“3+2”办公室作用,突出培育光机电、临港和生物医药三大主动力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光机电产业列入全省21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试点并基本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一批临港产业重大项目落户独山港区,生物医药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9.7亿元、增长13.6%。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健全促进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加快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推动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产业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并与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创建成为嘉兴市旅游经济强市,接待游客258.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2.1亿元,分别增长24.3%和28.1%。
实施加快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贷款担保和融资贴息力度,加快区内征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农户征迁1300户,投入园区开发建设资金6.9亿元,新增开发面积4500亩,区内企业完成工业生产性投资68亿元。加快平湖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完善功能配套,推进生态化改造,开发区环境整治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完成部分行政区划和独山港区管理体制调整工作,独山港与上海港合作实质性启动,独山港区综合物流园区省市合作项目签约。九龙山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引进泛华、大华集团战略合作伙伴。
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和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市创建,深入实施标准化和品牌战略,与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市科技孵化创业中心基本竣工,成立清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研究所平湖基地和东华大学—平湖服装技术研发中心。全市规上企业技术开发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6%,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11.1%,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企业(行业)技术中心2家,专利申请量突破1000件,授权专利834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浙江省著名商标4件、浙江省质量奖1件。
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开展挖潜节地工作,盘活建设用地1946亩,全年已通过竣工验收的159个工业供地项目平均投资强度达到134万元/亩。深入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和水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大气污染控制等专项行动,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大气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严格项目准入,推进排污权交易,12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格落实节能降耗责任制,成立能源监察大队,强化节能监察。
(三)积极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提升城乡发展水平
深化完善城乡规划,积极开展城市设计工作,编制、修编各类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12个,完成城乡一体新社区布点规划,加强城市建筑色彩管理。
大力度推进新一轮城市开发建设征迁工作,强化组织保障,完善工作机制,充实工作力量,依法加大拆迁力度,营造强势推进氛围。全年共完成拆迁479户,建成安置房8.4万平方米。特别是果断采取依法强制拆迁措施,城南路改造工程全线贯通,一批事关民生和发展全局的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完善东湖区功能配套,加快推进南市新区开发建设,新行政中心基本建成。完成市客运中心选址,建成新华南路二期、池海路一期,完成平湖大道、人民西路、01省道、高桥大修和3个城市道路交叉口改造,改建农村危桥23座、农村联网公路25公里。古横桥水厂三期全面启动,东片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一级污水管网全面建成,二级污水管网全线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入网率达80%。5个新(扩)建变电所竣工投产,新建、改造低压线路403公里。
强化城市管理,开展户外广告、店外设摊及施工工地专项整治活动,落实“两违”整治长效机制,拆除违法违章建筑3万平方米。完成河道整治405公里,2195公里河道实现长效保洁。开展打击非法开采地下水专项行动,封堵非法深井102口。
以“两分两换”理念和“1+X”布局规划为引领,在新仓镇试点先行基础上,大力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加快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完成农房改造集聚4105户。深化创新发展“新仓经验”,成功承办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论坛。
(四)不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扎实开展城乡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接受国家园林城市、新一轮省“双拥”模范城考核和省文明城市复评,加快推进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
创建成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和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南市文化广场、西瓜灯文化节分获“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和“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称号,在全省农村公共文化评估中列第6位。成功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2009中国·平湖西瓜灯文化节、纪念陆维钊诞辰110周年等活动。新建镇图书分馆3个。群众体育工作获全国先进,举办市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我市体育健儿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取得两金一铜的好成绩。
义务教育主要指标全省领先,首次新课改高考交上满意答卷,职业中专获全国先进。启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成东湖中学新校区一期和当湖高级中学扩建工程建设。坚持“两个为主”原则,妥善解决新居民子女入学问题。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发放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1056万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爱心营养餐工程资助金179万元。
加快建设卫生强市,创建嘉兴市卫生强镇(街道)4个,通过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验收。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体工程顺利结顶,搬迁市妇幼保健所,启动镇(街道)卫生院三年改造工程。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认真落实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建成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系统,第二轮农民健康体检工作顺利推进。
积极做好对口支援四川乐安寺乡灾后重建工作,圆满完成征兵和第二次经济普查任务,切实抓好外事、侨务、对台、民族、宗教和人口计生、广播电视、气象、人防(民防)、档案、地方志、慈善、老龄、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五)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成市人力资源市场,出台新一轮促进城乡就业再就业工作意见。全面开展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深化打击恶意欠薪逃逸专项行动。扩大“五大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职工基本养老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参保人数分别达21.4万人、5.7万人,合作医疗农村和城镇居民参保率分别达97.4%和89.7%。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发放低保金1207万元、医疗救助金342万元和保障性住房补贴247.4万元。
深化“平安平湖”建设,实现省级平安市创建“五连冠”。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安保维稳任务,启动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工程。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组织开展打击“两抢一盗”、黑恶势力、毒品犯罪、传销等专项行动。全面开展社会治安大巡防活动,建立村级治安专职巡防队。强化安全生产,深入开展消防、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查处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连续六年实现“零增长”。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落实专职人民调解员制度。深化“十小”行业整治规范工作,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创建成为省食品安全示范市。建立健全党政主要领导“民情工作日”和领导包案调处重要疑难信访制度,加强信访和市长电话工作。强化社会管理,建立社会工作委员会,荣获“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称号。
大力推进政府实事工程建设,除4个子项目外,其他实事工程全面完成。1.新增城乡就业岗位9645个,帮助3205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550人;完成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33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315人。2.建成市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6个镇(街道)服务中心和28个社区服务站;落实资金722万元,全面推进“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为2923名低保户免费接入有线电视,向农村困难家庭赠送彩电863台;完成当湖、曹桥街道“渔民上岸”安置房主体工程建设。3.各项企业减负帮扶措施得到全面落实。4.太浦河取水工程铺设管道10.8公里;广陈水厂一期投入运行;铺设一级供水管网64.5公里;基本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5.新增城市绿地170.2万平方米、农村绿化234万平方米;完成生猪存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两分离、三配套”建设任务;铺设污水管网55.8公里。6.全面完成7个老住宅小区改造;对12个已完成改造的老住宅小区探索并实施多种形式并存的物业管理;建成210套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7.平朱公路广陈至省界段工程全面启动;改造和新建农贸市场4个;完成35个村、3个镇农村电气化改造。8.完成5所农村中小学改造。9.基本建成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点1200个。
各位代表,在困难和挑战中推进工作,优化政府服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一年来,我们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151件、政协提案174件,满意率均达100%(其中表示基本满意的分别占36.4%、24.1%),解决率分别比上年提高4.3%和13.6%。进一步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联系。积极推进扩权强县和“两集中、两到位”工作,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完成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任务,开展省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建设和涉企科室满意度测评工作。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建立领导干部与网民互动交流平台。完善应急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增收节支厉行节约十项规定,大力压缩和控制行政成本。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审计监督、行政监察,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舟共济、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条战线辛勤工作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平湖发展的各界人士和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生产总值、外贸出口等个别指标没能完成预期目标;促进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载体还相对较少,功能还有待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对经济的拉动力还不强,特色优势不明显;城市功能还不够完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新市镇节点作用发挥不充分;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生态环境质量与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仍然较大;领导干部反腐倡廉预防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作风建设有待加强。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采取更扎实、更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0年的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国际金融体系尚不稳定,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我国经济也面临保增长、调结构和防通胀的压力,我市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比较复杂,不确定因素还很多。但我们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国际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态势不会改变,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宏观政策取向不会改变,为我们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和沪杭高铁的建成通车,将进一步带动“世博经济”和“高铁经济”的发展,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我们更要看到,我市近年来坚持狠抓有效投入,为下一步发展积蓄了后劲、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这场重大考验中,我们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坚信,在中共平湖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坚定必胜信心,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根据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两创”总战略,以保增促调、转型升级为主线,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城市形象提升年和环境建设年活动,全力实施“十大工程”,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平湖经济社会全面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建议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在节能减排完成“十一五”目标的基础上,生产总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突破200亿元,其中不含嘉兴港区,工业生产性投资增长13%以上、确保完成90亿元,力争突破1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以上;不含嘉兴港区,合同外资4亿美元,实到外资2亿美元,引进内资20亿元、力争25亿元;进出口总额、出口均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均增长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
在具体工作中,努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保增促调,转型升级。坚持把调结构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基本目标,始终强化“以增量调存量”意识,坚定不移地抓有效投入,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着力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二要改革创新,克难攻坚。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切实强化科学发展理念,以创新的精神应对挑战,用改革的方法破解难题,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
三要民生为本,和谐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四要提升服务,优化环境。把优化政府服务、营造良好环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不断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努力建设一个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三、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着力巩固经济企稳回升基础,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扎实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和大企业建设,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突出招商引资主动力作用。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强化大项目招商和产业招商,着力引进世界500强、著名跨国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央企国企投资项目及创新型、基地型、补链型项目,光机电、临港、生物医药三大主动力产业项目和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占比分别达到70%以上。进一步完善市领导挂钩联系和项目跟踪机制,强化主体招商和招商主体党政“一把手”抓招商制度,健全完善考核激励政策。坚持蹲点招商常态化,进一步优化招商布点,突出上海、温州地区招商,保持广东、苏南、福建等地蹲点招商力度,建立健全北京等地招商网络。
突出项目推进主抓手作用。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积极实施大企业“培育工程”,加快“双百亿”工程建设,重大项目投入在总投资中的比重达到60%以上。全力推进200项限额以上生产性投资重点项目,30项总投资亿元以上重大生产性投资项目,50项光机电、临港和生物医药产业项目,50项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和30项总投资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充分发挥“3+2”办公室作用,抓好项目跟踪服务,争取更多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和中央扩大内需预算内投资项目。
突出平台建设主战场作用。深入实施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三年行动,确保完成园区征迁和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加快平湖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推进经济服务中心和中心商贸区建设。强化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加快独山港区腹地征迁安置,完善各项基础设施配套,推进口岸开放工作,建成浙江玻璃散杂货码头,推进上港集团首期多用途码头、浙能码头围堤工程建设,加快独山港、上海港合作开发和省市共建综合物流园区建设步伐。合力推进九龙山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重点做好海洋公园围垦、汽训营搬迁等工作,打造平湖旅游“金名片”。
着力激发全民创业热情。以鼓励百姓创业致富和民营企业再创业为切入点,深入实施民营经济“富民工程”,积极探索促进全民创业的有效途径,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帮助民营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微小企业、中小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加快镇(街道)创业孵化中心和平湖经济开发区、独山港区民营经济创业园建设,继续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大力培育创业主体,全年企业法人数、注册资本数、个体工商户数增幅高于嘉兴平均水平。
着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以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省级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县为抓手,加快现代农业、水产园区和农业循环经济实验园区建设,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蔬菜(芦笋)、西甜瓜、食用菌、特种水产、林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强化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鼓励引导“新三资”投资效益农业。积极推进整村、整组、联村连片土地流转,全年流转面积1万亩。创新发展“新仓经验”,加快新型合作经济发展。完善产业规划,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全面推进实施光机电产业转型升级省级试点总体规划,探索不同产业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提升的有效途径,做大做强光机电、临港和生物医药三大主动力产业,鼓励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培育临港物流业、商贸流通业、休闲旅游业,推动总部经济、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信息产业等新型业态发展,争创省旅游经济强市。
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完善落实各类科技政策,切实加大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投入。注重发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平湖院区和中科院嘉兴中心平湖无机非金属材料分中心的作用,办好市科技孵化创业中心和行业科创中心。力争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和省级企业研发中心2家。鼓励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发挥技术市场和中介机构作用,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品牌建设和标准化工作,认真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和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市创建工作,培育省级以上名牌产品3个、省级以上驰(著)名商标7件。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推进省级服装预警点和嘉兴市级箱包预警点建设,努力促进出口继续稳步回升。进一步做好外经工作。
着力缓解要素瓶颈制约。要继续把强化土地、资金、环境容量等要素保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坚守耕地红线,加快推进土地复垦、土地开发整理和耕地易地代补工作,强化集约节约用地和挖潜节地工作,优化供地结构,全年盘活建设用地1500亩、“转而未供”土地3000亩。加大省重点项目申报力度,争取用地指标。强化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继续开展中小企业贷款综合授信。积极推广小额创业担保贷款,鼓励创新贷款方式和担保、反担保抵押形式。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推进企业股改上市和企业债券发行,争取再组建1家小额贷款公司,引进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来平设立分支机构。全面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培育排污权租赁市场,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进一步合理配置环境资源。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加大创新团队、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加快人才公寓建设。
科学编制好“十二五”规划。按照规划编制程序,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发扬民主、集中民智,注重协调、搞好衔接,高效率、高质量做好“十二五”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使其成为指导我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四、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
立足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深入开展城市形象提升年活动,努力推进城市转型,增强发展承载力。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开门搞规划”的办法,不断提高规划的公众参与度,提升规划设计水平。进一步加大规划投入,开展“规划回头看”工作,强化上下位规划之间的衔接,专项规划之间的协调。按照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和区域发展导向,梳理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细化功能布局,完善道路网络,完成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立足建设南市新城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南市新区规划工作,完成南市新区南环线两侧区块概念设计。按照港城、港区、港口联动发展要求,修编完善独山港区总体规划。按照镇区、园区、社区统筹规划、互动建设、联动发展要求,优化完善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规划。加快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城管建设。严格规划管理,健全规划前期决策和后期管理机制。
提升中心城区形象。大力实施城市“形象提升工程”,切实做好城市征迁、建设和创建工作。加大城市征迁力度,全面完成新一轮城市开发建设征迁扫尾攻坚,重点做好韩家埭、君悦大酒店北侧、解放东路北侧、城南路两侧等地块征迁,推进南市路两侧改造涉及企业的征迁工作,加快市客运中心及南环线地块征迁步伐。以行政中心搬迁为契机,加快南市新区开发建设,打造南市新城。完善东湖区、平湖经济开发区功能配套。稳妥推进老城区改造建设,实施城中村综合整治改造。积极推进市区“楼宇工程”,加快楼宇项目的规划、招商和建设,打造一批高质量住宅、高星级酒店、高等级商务楼、高品质商贸城,建设高层楼宇(建筑高度50米以上)60幢以上。加快推进城南路改造两侧地块开发建设。完善中心城区路网结构,启动城市南环线、新华南路延伸段等道路建设,推进环城北路、建国北路等道路改造,完成曹兑路、环城东路北延伸段等新建工程。围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目标,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行业卫生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治理脏、乱、差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深化城中村和城郊接合部环境卫生、市区乱停车等专项整治,巩固“两违”整治成果,加快集贸市场建设改造。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成教化桥、梅园路垃圾中转站,启动平成路环卫基地建设,基本建成郊区大型货运停车场。
加快新市镇新社区建设。坚持“政府可承受、农民可接受、发展可持续”的原则,以“两分两换”理念和“1+X”布局规划为引领,突出新埭镇、新仓镇、独山港城、中心城区三港新城四大建设重点,不断完善财政投入、融资保障、金融服务、社会投入和跨镇(街道)集聚等各项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两新”工程建设,力争走在嘉兴前列。全市农房改造集聚建设用地节约率达到50%以上,全年完成建设用地复垦500亩、力争700亩。完善新市镇基础配套,提升服务功能,强化科学管理,努力打造具有地域特点和产业特色的现代新市镇。以列入省中心村培育工程试点为契机,建立健全新社区长效管理机制,60%以上新社区达到省定“五整治一提高”建设标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覆盖率达到95%,建设9个以上示范性新社区。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重点实施“强村计划”,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交通“畅通工程”,全面完成平朱公路广陈至省界段工程,开工建设独山港区中山路一期、凤舞路二期、海港路至平廊公路连接段和平湖大道拓宽改造、市客运中心等工程,细化乍新公路和翁金线改建前期工作。加快发展城乡公交,改建农村危桥17座、农村联网公路10公里。积极配合做好乍嘉苏线、杭平申线平湖段“五改四”工程。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灌区基础配套。加快清水河道建设步伐,高标准、高质量实现河道长效保洁全覆盖。按照“供封同步”原则,做好地下深井封堵工作,全面禁采地下水。推进水务体制改革,加快太浦河取水一期工程和城乡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污水管网建设配套工程。积极配合做好南排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电力设施和电网、集中供热管网建设。
推进区域合作交流。深化“接轨上海”战略,树立“与沪杭同城”理念,善借高铁之力、上海之势,做好“世博经济”、“高铁经济”文章,深化与上海在理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全方位的接轨合作,加快把区位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抓住迪斯尼乐园落户上海的机遇,加强产业对接和产业配套。抓住上海实施开发区跨地区产业转移升级战略的机遇,积极探索联合开发机制。继续做好与四川乐安寺乡的对口支援等工作。
五、着力提升人民群众“两感两度”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要深入实施百姓“民生工程”和社会“平安工程”,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和社会和谐程度。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发挥市人力资源市场公共就业主渠道作用,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大力推进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完成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3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00人。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全面实施社会保险“五费合征”,巩固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规范劳动用工行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慈善和社会福利事业,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和优抚安置工作,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切实改善困难群众生活。高度重视老年人工作,巩固和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成果。发展残疾人事业,创建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扎实开展“五城同创”工作和城乡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启动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和省示范文明城市,大力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开工建设市文化馆新馆(科普活动中心),加快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创建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2个,实现图书馆镇(街道)分馆全覆盖。深入开展“送文化”和“种文化”活动,办好2010中国·平湖西瓜灯文化节、纪念李叔同诞辰130周年等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组队参加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认真办好在平举办的竞赛项目。加强农村有线广播运行维护,加快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义务教育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普职教育协调发展,高考成绩稳中有升。深化国家社区教育实验区建设,实现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全覆盖。妥善安排新居民子女入学,着力提升新居民子弟学校教育质量。开工建设技工学校迁建工程,完成东湖中学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卫生强市创建力度,力争创建成为第二批省卫生强市。巩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创建成果,推进省卫生应急示范市建设。做好全国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和省“数字卫生”试点工作,完善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继续推进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加强基层社区卫生队伍建设。积极推进镇(街道)卫生院三年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市第一人民医院装修及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市中医院二期和市精神疾病康复中心项目前期工作。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计划生育率确保达到97%以上。切实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外事、侨务、对台、民族、宗教和国防动员、征兵、气象、人防(民防)、档案、科普、地方志、妇女儿童等工作。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低碳经济”。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强化规划环评和项目能评、环评工作,坚决控限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全面完成三年清洁生产计划,扩大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应用范围。加快实施平湖经济开发区、独山港区等区域集中供热规划,推进区域内燃煤锅炉淘汰和区域外锅炉清洁燃料替代工作。继续推进“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启动实施新一轮水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深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镇(街道)建成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中心城区和新市镇建成区生活污水入网率分别达到80%和70%以上。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健全环境质量公告、建设项目环保听证制度,拓展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坚决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全面实施绿化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健全畜禽养殖污染长效管理机制。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开展“平安平湖”建设,努力实现省级平安市创建“六连冠”。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维稳和信访机制,建立全员维稳和信访责任制,实行重大项目、政策社会稳定(信访)风险评估。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两抢一盗”、高利贷、黑恶势力犯罪、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和企业主欠薪逃逸行为。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作用,完善运行机制和分层次管理体系。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全力做好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工作。倍加重视健全落实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重视以解决医患纠纷为重点的专业调委会建设。做好信访和市长电话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政府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加强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强化应急机制建设,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社会管理机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新居民事务所规范化建设,深化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
办好政府实事项目。各位代表,今年我们要在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把为民办实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办好十个方面的政府实事。1.在促进就业方面,推进三级就业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建成新仓镇人力资源分市场,就业信息网络延伸至村(社区);新增城乡就业岗位1.5万个,帮助3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900人;拓展劳务合作基地20个。2.在养老保障方面,本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实现本市户籍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3.在饮用水安全保障方面,建成古横桥水厂三期主体工程,完成太浦河取水工程平湖境内段引水管网建设,改造供水管网18公里,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完成古横桥水厂、广陈水厂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工作。4.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环城西路拓宽改造和2个城市道路交叉口改造;对当湖西路(梅园路-平湖大道)、环北二路(城北路-新华路)、解放路(新华路-环城西路)等路段进行维修;建成城市公交枢纽站2个;开工建设龙湫公园,基本建成行政中心市民公园一期工程;建成公共厕所10座。5.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新增城市绿地85万平方米、农村绿化3380亩;整治河道200公里,确保河道长效保洁2160公里以上,基本完成新港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建设;铺设污水收集管网25公里,完成西片污水管网二期支线工程建设。6.在居住条件改善方面,完成7个老住宅小区综合改造;新建经济适用房150套、廉租房50套;全市农房改造集聚度达到10%以上。7.在卫技人才培养方面,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通过3—5年努力,力争实现全市每两千服务人口至少有1名具备相应执业资格的社区责任医生、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医学院校毕业生。8.在中小学校舍改造方面,全面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三年实施计划,年内完成三年总工程量的60%。9.在助老扶残方面,实现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基本建成市老年大学一期工程;实现中心城区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全覆盖。10.在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启动实施“强村计划”,从建设用地、财政资金、规费减免等方面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通过3年努力,力争所有村集体经济年可支配收入在30万元以上,其中50个村在50万元以上,25个村在100万元以上。
六、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目标和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深入实施机关“效能工程”,持续深入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强化法治意识,在依法行政上做表率。自觉接受市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定期报告重大事项,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意见。积极推进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建设,全面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制,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工作。强化对执法效果的监督,推进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健全政府工作运行机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长效机制,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强化创新意识,在解放思想上作表率。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克难攻坚、开创工作新局面上取得实效。积极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在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逐步建立权责一致、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做好扩权强县落实工作,继续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规范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一审一核制度,推进网上审批,探索完善行政审批服务长效机制,加强电子监察系统建设。
强化服务意识,在效能建设上作表率。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落实各项企业扶持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化“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打造以“马上办”为枢纽的项目审批服务体系。深化市领导挂钩联系和“一对一”结对服务活动。继续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示范岗”、“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创建,发挥效能监察平台作用,实施机关效能综合指数考核,深化涉企科室和中层岗位满意度测评活动,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强化责任意识,在真抓实干上作表率。要大力弘扬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作风,进一步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加强政务督查、限时督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始终发扬雷厉风行、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牢牢抓住事关全局的重中之重,在实干中求落实,在苦干中求实效,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强化自律意识,在勤政廉洁上作表率。要以“3·23”系列腐败案件为鉴,始终坚守为政之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珍自重、警钟长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对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教育,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强化政府专项资金使用绩效和政府性债务管理。加强政府性项目管理,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推进和落实重大项目跟踪审计,继续抓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强化节俭意识,在艰苦奋斗上作表率。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进一步健全厉行节约制度,严格控制行政成本。2010年,公用经费配置定额保持不变,办公设备购置标准保持不变,公务用车单位配置总量保持不变,继续控制公车使用费、公务接待费、公务考察费。除市委、市政府或上级政府部门部署的专项工作外,不安排新增项目经费。加强非税收入征管,落实各项增收措施,努力实现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各位代表!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在中共平湖市委的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加快推进平湖经济社会全面走上科学发展之路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