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22日讯农历新年刚过,市委、市政府昨天就召开反腐倡廉建设大会,要求各级干部绷紧廉政这根弦。
研究建立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监管机制
一句被无数事实证明的名言是:不受监督的个人、不受监管的权力、不受监控的环境,必然导致腐败。
市委书记巴音朝鲁说,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是“要用监督的‘聚光灯’盯牢盯紧权力运行的每个环节,防止人民赋予的权力岗位化,防止岗位形成的权力个人化,防止个人掌握的权力商品化。”
巴音朝鲁总结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反腐形势时说,腐败案件和不廉洁行为仍然易发多发,领导干部身上滋生不正之风的现实危险性仍然存在,腐败与反腐败的较量仍然尖锐。
哪些是腐败易发多发的地方呢?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矿产资源开发、国有资产管理、环境保护……
“要突出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围绕解决制度‘短板’和制度‘空转’问题,大力推进改革攻坚和制度创新。”巴音朝鲁说,要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财产申报等制度,研究建立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监管机制,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全方位监督。
破窗理论:制度执行要让干部充满敬畏之心
在昨天的大会上,巴音朝鲁讲到了著名的“破窗理论”。这一理论是1982年由美国两位研究犯罪学的专家威尔逊和凯琳提出的。两位专家发现,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一扇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理论”。对偶然的、个别的破玻璃窗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我们在反腐制度建设上下了很多工夫,但如果没有执行或执行不到位,制度就形同虚设,实际上也在纵容腐败行为,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巴音朝鲁说,我们必须狠抓制度执行,真正使每一项制度都有监督执行的责任部门,使每一个干部都对制度充满敬畏之心,以制度执行的刚性来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而决不能使制度成为束之高阁的摆设。
用现代科学方法来反腐
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唐一军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市纪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说,要进一步加大教育、监督、预防、惩治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创新力度,推广一批群众关注、切实可行的制度,努力形成符合宁波实际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这重点在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核心是制约和监督权力。
唐一军还特别提到,“要借鉴政治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方法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尤其要重视信息技术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运用。”
公车购置运行费用去年减了四成
去年,我市严格管理和审批出国(境),党政机关干部因公出国(境)比前3年平均数减少23.3%。市本级财政压减有关经费预算1600余万元,公用会议经费下降了11%,出国(境)经费下降了29.6%,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下降了40.5%,公务接待费用下降了5.7%。
另据来自市纪委的数据:去年,我市涉案干部地厅级3人、县处级31人,处分党员干部863人,移送司法机关80人。
东南商报记者张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