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相亲成为新社交方式
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相亲不仅仅是寻找结婚目标,也是一种新的交友方式。
“当单身的消息不胫而走之后,身边的‘妈妈团’开始发挥各自的外交手段,带我游走于各式各样的相亲饭局。‘妈妈团’的理由很有说服力:现在就是流行相亲,看不对眼不要紧,多交个朋友也无妨。”阿威今年33岁,是一位销售人员,个人问题至今没有着落。
一开始,阿威对相亲还有些排斥,觉得“老土”。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几轮相亲饭局下来,阿威发觉,自己原本看不上的相亲行为,并不像想象中那样落伍,而更接近于一种自由轻松的时尚社交。
比如今年初五晚上,阿威通过相亲聚会结识了小敏,两人虽然没擦出火花,但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春节上班后,我们还常常在网上谈论足球和楼市,她正巧负责单位的后勤工作,还帮我完成了一些销售任务。”这以后,阿威将相亲当成了积累人脉资源的方式,能遇上一见钟情的对象固然好,没遇上,就当交了一个朋友,相亲的氛围也变得不再沉闷、敏感。
被父母安排过多次相亲的小杨是个时尚的姑娘,但她也不排斥相亲。“虽然相亲的结果不一定尽如人意,但打扮得漂漂亮亮去见一个陌生人,也是生活中挺美好的事情。”
小杨已过而立之年,但她觉得只要还在相亲,便可如青春年少时那般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冲劲。
今时今日的“相亲”早已不同往日,“电视相亲”、“网络相亲”和“万人相亲”等活动轻松好玩,其中很多相亲场景也不乏浪漫有趣之事。难怪在提倡自由恋爱的年代,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乐此不疲于各种相亲派对。
现代人的“新相亲主义”已经超越了传统相亲的“功利”,演变成为一种轻松的社交方式。
独一代引出父母相亲团
终生大事,是中国父母对成年子女最大的牵挂。有媒体报道,春节期间北京雕塑公园庙会里上演的“相亲嘉年华”天天爆棚,每天到场人数达2000多人,而其中有七成是替子女相亲的父母。
这样的情景在浙江也并不少见:穿梭在人群中,拿着孩子照片,年过半百的父母扎堆攀谈,互留电话。杭州的父母相亲会成就了不少年轻人的姻缘。在定期举办的父母相亲会上,不少家长对着信息牌又是拍照又是记录。如果双方父母聊得投机,就会留下电话号码,然后才由各方的子女上场正式相亲。
“女儿今年三十好几了,因为工作忙到现在还没成家。一些大型相亲会,她也没时间去,我就来给她先挑挑。”刘阿姨帮女儿去相亲海选现场挑人已经不是一两次了,都已经得出她的经验:“手机与纸笔共用,有些小伙子长得上相的,就拍回去给女儿看看。”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独生子女因其特殊的成长背景,个别人感情认知模糊,与外界接触不够多,还严重依赖父母。而80后的父母,也因为只有一个子女,对子女的婚姻大事变得格外费心。”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咨询师宋斌娜认为。
效率社会催热相亲
现代社会强调效率,而相亲无疑是高效率的。一项调查显示,如今,亲友同事之间的介绍是异性找到交往对象的最主要方式。
来杭工作5年的温州女孩珊珊今年29岁,她每天早上八点半准时到公司,单位的事务繁多,加班是家常便饭,尽管她相貌端庄,每月有万元的收入,但在交男朋友方面却没有时间优势。“身边只有工作伙伴,根本没机会去认识更多的人。”
珊珊也加入了相亲的队伍。珊珊的相亲通常安排在晚上八点喝咖啡,既有情调也不会妨碍工作。从去年至今,珊珊已经快速“检阅”了数十位男士。“吃一顿饭,或者坐下聊一会,只需要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却给我带来了大量的机会。”
珊珊的例子代表了一类典型:忙工作的同时没给爱情留下发芽的时间和空间,需要人为地创造特定的恋爱时空,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相亲。
百度“后相亲时代”的定义是:现在相亲不再是受人排斥的一种谈婚论嫁的方式,而是以其高效快捷的特点,被现代社会的人们万般推崇。
快节奏的生活还导致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圈子越来越小。“虽然生活在大城市,却很少出门,很少有朋友,一下班就想窝在家里,看看片子、上上网。”丽娟是个媒体工作者。她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交游广阔,紧张的工作让她在业余时间成了一名宅女。
“工作压力大、闲暇时间少,再加上我又不是本地人,大学也都是在外地念的,所以交友圈就变得很小。”
这个春节,她终于向现实妥协,回家5天一连奔赴7场相亲约会。毕竟,相亲就是一条捷径,周围的人把他们觉得跟你合适的人带到你身边,这就大大增加了你撞见“另一半”的可能性。
务实婚姻观重相亲
虽然年轻人找对象,还是很讲究“感觉”,但是无疑的,受现代人的实用主义哲学熏陶,这一代人在对待婚姻问题上,变得更加理性。他们既讲究婚姻的感情基础,也明白婚姻的社会关系属性。
婚姻的内容,不完全是两个人的感情,还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的集合体。比如两个人的文化背景、家庭文化和价值取向,都是决定婚姻的重要因素,而这些,都可以在相亲过程中被提前一一考察。
身为老一代媒人,许海根有些怀念二十年前的择偶条件:“那时候的征婚者更加感性,没有那么多现实的条件。年纪相当、身体健康的,就可以介绍两人谈谈看。”
许海根说,现代人的择偶条件更多元,更仔细,大家都挺明确自己想要什么。
“这一代年轻人更愿意将婚姻看成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感情需要等选择自己的伴侣。”红娘叶梅说。
一则关于80后新生代婚恋观的调查显示,未婚青年对婚姻的理解是“多维”并非“一维”。“多维”指的是在婚恋中既考虑情感因素,也考虑经济及家庭因素。54.9%的人表示“既要相爱,又要对方各方面条件好”。这体现了80后年轻人务实的婚恋观。
相亲流行在于选择多元
为何传统的相亲再度复兴?社会学家冯钢认为,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婚姻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二十年前,当大多数人还在为温饱问题发愁时,婚姻显得简单明了,二十年后,更多的人追求高品质的婚姻生活。”
其实,随着人们拥有财富的增多、社会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代的婚恋状况也在相应发生变化。相亲的流行,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此外还有诸如闪婚的出现、网恋的流行、婚前公证的尝试等等,也都体现了现代人对婚恋问题的新的理解。
有人说,这是一个空前自由的时代,也是一个空前艰难的时代,社会转型仍处于进行时,价值观多元,选择太多,从而变得艰难。越来越频繁的相亲,正体现了人们选择的多元化。
不过,在人潮涌动的相亲流中,是人们对爱与家庭的渴求,这是依然不变的旋律。
相亲国外也流行
相亲,如今不只是在中国流行,在世界各地也都大受欢迎。
欧美:
“智慧相亲”大行其道
不久前的一个夜里,纽约公共图书馆举办了一场讲座,主题是“女权主义的现代意义”。主办方没有想到,15美元一张的门票很快被一抢而光。来听讲座的,很多是渴望结交异性的单身年轻人。30岁的音乐电视制片人保罗·托雷斯表示,在这种讲座上,他能了解未来“另一半”的思想。
这样的新风潮正在悄悄席卷美国东北部的一些中心城市,其中包括纽约、华盛顿和波士顿。年轻人舍弃了聚餐和无聊电影,转而夜游博物馆,参加由鸡尾酒开场的辩论会和有饮料供应、有业余乐队伴奏的读书会。在纽约,有语言天分的单身者甚至热衷于参加单词拼写比赛,以便引起异性的注意。
纽约公共图书馆系列讲座目前已经成为纽约“智慧相亲”的主要景观。两年前,讲座听众的平均年龄是68岁;现在,听众们平均41岁,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下降。
参加这些活动变成了一些年轻人的约会方式。
韩国:
电脑正在取代媒婆
如今在韩国,婚介所数量剧增。这些婚介所越来越依靠电脑给服务对象挑选合适的“另一半”。
韩国婚姻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喜吉表示:“电脑的眼光比媒婆强得多。”根据统计资料,媒婆在向相亲的双方介绍各自的情况后,双方答应见面的几率平均为12.8%。但如果通过电脑“匹配”,这一几率可以提高至22%。
韩国的善友公司就专门开发出了一套名为“协调对象系统”的软件。比如,一个名叫朴东一的男性,在善友公司的电脑上输入自己的条件——“首尔中流的某大学毕业、年薪3000万韩元、一般企业白领、30岁”,然后是身高、体重、宗教和父母的职业,总共有160多项。输入完毕后,电脑首先显示朴东一在“婚姻市场”上的竞争力评分为71.7,随即给出38位最佳“女性候选人” 。
西班牙:
用扇子挥来爱情
在西班牙的一些社交场合,年轻女性总要带把扇子。男性如果看上了某位姑娘想上去搭讪,这把扇子能传递相当重要的信息。
如果姑娘对求爱男子做出用扇子将自己脸的下半部遮起来的动作,这是向对方表示“我爱你”或“我对你一见钟情”。男子见状,便会热情地同姑娘搭讪。第一次约会分手时,如果姑娘打开扇子,支着下颏,这是告诉对方“我希望能够早点再见到你”。痴情的男子一定会照办的。
相反,如果姑娘第一眼没有相中对方,她会把扇子往桌子上一掷,表示“我对你产生不了爱”,男子见状,便应该知趣地离去。
日本:
“浴池约会”终结单身
即使在共浴已有百多年历史的日本,日本秩父酒店迎接客人时的话也叫人吃惊。酒店经理会说:“要不要到我们露天‘约会浴’泡一泡?我们可以为你安排伴侣。”就这样,年轻男女便在浴池里交上朋友。
“浴池约会”是集体而不是个人活动,宽衣后,男女双方分别由房间的两面进入浴池;浴池用一扇水底闸隔开。就位后,拉门打开,双方正式见面。浴客浸在摄氏37度的水里,聊天,喝米酒。年轻客人多是来找结婚对象的。
许多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在这个环境中,男女双方坦诚相见,不会为昂贵的服饰和眩目的化妆蒙骗。 “浴池约会”为新建立的友情带来温暖,因为日本人在浴池里最无拘无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