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01日讯“喂,你们缙云的工厂需要几个技术工?”昨天,云和县石塘镇高畲村的蓝晓华看到村里发布的岗位信息后,马上给发信息的村民彭和兴打去电话,询问他所在工厂所需的工种、待遇等。
为了帮助留守农民有的放矢地找到合适工作,去年以来,云和发动外出农民把用工、创业信息传回家乡,并由专职信息员负责信息的接收、公布与交流。一年来,这种民间的“劳力资源市场”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上万条岗位信息,帮助万余名农民就业。
这两天的黄源乡夏家垟村,最热闹的就属村里的公示栏前,这里公布着该村到湖北、湖南等地创业的农民传回来的就业信息。
“‘岗位信息发布栏’每天都有不少于20条的岗位信息供我们选择。”村民李正作说,自己就受益于这个“岗位信息发布栏”。李正作前几年相继在温州等地经营餐饮业,由于经营不善,亏欠下好几万元钱。他回乡时从村里的信息发布栏上获悉丽水隆欣皮饰有限公司招技术工人,于是应聘进该企业,现在收入十分稳定,以前经商欠下的债也还完了。
和黄源乡一样,该县几乎村村都有“岗位信息发布栏”。“所有的创业就业信息都是外出农民义务传回的。”黄源乡党委书记徐志雄介绍,经济大环境稍微好转以来,大量回乡的农民又开始计划外出就业和创业,一些已在外创业就业的农民就自发把所知的岗位信息反馈到村里。久而久之,各个村自发形成了“劳力资源市场”。
崇头镇梅源村农民杨作伟等十几位食用菌师傅是村级“劳力资源市场”的首批受益者。去年,该村村民刘加友受海宁市政府邀请去做食用菌开发指导员。到海宁后,他发现食用菌开发人员在当地很稀缺,就马上把此信息反馈到了村里。接收到这个信息,拥有多年食用菌种植经验的杨作伟等一批“云和师傅”立即赶赴海宁,很快实现了就业。
随着各个村“岗位信息发布栏”的设立,村与村之间也加强了联系,一条条信息通过网络、电话等实现了异地共享。
春节前,黄源乡陈坞村的陈兆乾看到一条从云和镇传递过来的就业信息,介绍淳安县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免费场地,免费代收桑枝条,在详细联系过投资事项后,春节后陈兆乾等4人随即前往淳安。
“‘岗位信息发布栏’最大优势就是能第一时间传递市场需求,”云和县农民培训转移就业办的毛荣理说,“很多农民不出村,就实现了与就业信息的对接和选择,既节省了成本,也减少了就业与创业的盲目性。”
编后:
云和村村建“岗位信息发布栏”,让农民及时知晓就业信息,为他们外出创业致富提供了帮助,是一件好事情。更让人关注的是,这些“岗位信息发布栏”存在的背后,是外出创业农民的大力支持。
农民致富靠什么?创业。可事实上,现在许多农民有力气有手艺,就是创不了业,为什么?缺有用的创业信息。外出创业农民其实是离有用信息最近的人,让他们把这些信息收集起来传送回家乡,再通过各种有效平台发布出去,在家乡的农民了解信息就多了。建设新农村,这样的信息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