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意调查来看,今年的“摇号”,或许真的还会再火一把。
这幅漫画,许多家长看了都说,贴切,很贴切,正是很多家长心里的纠结之处,但也绝不是家长们期待的结果。
“什么才是好学校?适合孩子的学校就是好学校。”——这是令许多家长猜不透、想不通的一句回答。
从今天开始,早报名师大讲堂将推“升学行动”,囊括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留学等一系列升学热点问题,提供最快最详尽的信息和服务,帮助家长、学生选择最合适的升学道路。
首期我们关注“小升初”,并从本周起陆续邀请热点学校校长、教师、教育专家、有经验的家长做客名师大讲堂,以大型讲座、面对面咨询等形式进行交流,期待你加入早报教育群(群号:18336017)。
考察杭城大半学校,有家长最后不摇号
“择校不是坏事,起码证明了老百姓重视教育。正是择校热,使得大家意识到了教育资源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意识到了教育机会的平等问题。”
一年前,刘女士的女儿要读初中了,她几乎把杭州所有的初中学校都跑了个遍,和教师、家长、孩子了解情况。
不过刘女士还特地专门找了些民办学校的落后生聊了聊。
落后生们的共同感觉是,感觉不到自己被重视。“在小学里,他们并非是落后生,相反还有一些特长,但到了民办初中后,老师和家长都把视线转移到了分数上,孩子感觉受了冷落,所以采取了不合作抵抗,尤其是一部分有个性、有思想的孩子。”刘女士说,当然不是说公办学校不关注分数,只是民办学校对分数的重视程度更甚。
最后,她没给女儿参加摇号。
刘女士说,相反,女儿直升的公办中学,有一位很不错的班主任,刘女士觉得,老师好,这就够了。
“女儿的成绩不错。”但刘女士说,过早通过择校追求孩子的成绩,实在太短视,一个孩子若只知道用考试成绩来证明自己,未免也太可怜。
当然,选择公办,也不是因为公办“放任”或者“松”一点。
“不是说单纯让孩子轻松,学校的理念就正确,如果一所学校能让学生有理想,有追求,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去奋斗,这样的学校就是值得孩子去的学校。”
小学校长眼里的3种摇号家长心理
早在过年前,一些小学的校长就表示,年后可以引导一下初中的择校问题了,因为家长们又开始焦虑了。
在小学校长们眼里,家长们初中的择校心理也无非是3种。
第一种,孩子家里有优越的经济条件,成绩也适合读民办,孩子愿意读民办。
第二种,攀比型——孩子周围的朋友圈内、家长圈内,“择校”事关面子问题,孩子间、父母间都以“搞定择校”为荣。
第三种,图心安型——没择过校、摇过号,觉得自己没有为孩子争取好的教育资源,将来孩子会怪自己,一旦择校成功,会觉得“孩子,我是尽力给你最好的条件了,至于在里面如何,就看你自己了。”
●记者手记
摇号,
孩子想清楚了吗?
育才中学6.13∶1,采荷实验学校3.69∶1,文澜中学3.64∶1,2009年杭城民办初中电脑派位比例,丝毫不输往年。
今年热点民办初中减少,家长预测,今年或许“摇号”会更火爆。
就这个问题,记者咨询了“民转公”的初中校长,也请教了“转民”的初中校长,还与不少小学校长聊过。
一位“民转公”初中的校长不否认这种猜测。
“但以后很难说。”这位校长觉得,有些结果,要时间来验证。
大范围挑选生源是民办初中的一大优势,但热点民办初中之所以火,家长看的就是中考成绩,考入杭州前3所、前8所的学生数量。说白了,其实,挑的还是老师。
目前转民办的学校当中,确实还保留了一批“身份不变”的公办教师。那么相对于进入福利保障机制完善的公办初中,今后新的教师是愿意选择有编制“公办学校”?还是进入民办接受考验?这,需要时间来说明。
其次,是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读民办?家长是不是了解每所民办学校的办学理念?家长只看重每所初中考进前3所、前8所高中的学生数量差异,但许多家长意识不到,哪些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出现了潜力不足,哪些学生到了高中,还有发展潜力。有些学校学习强度大,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潜力已被压榨得差不多了,到高中便失去上升空间。有的孩子被家长重金塞进民办,却变成“凤尾”,择校反而择掉了自信。
一位“转民”初中的校长则表示,从目前杭州的教育现状来看,民办初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少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对孩子所读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并愿意支付高于公办学校的学费。而民办学校在软硬件上的投入,也将超过一般的公办学校。而且,家长既然花重金让孩子读民办,自然期望更高,民办的“生源口”也将把得更牢。
□实习生 陈艳 记者 杨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