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0日讯3月8日上午,义乌人凌先生到义乌市公安局稠北派出所报案,称他几天前听信谎言,把自己银行账户里的1.7万余元钱转到了骗子的账户中。民警分析案情后发现,这又是一起“刷卡消费”诈骗案,凌先生做了一回“冤大头”。
3月4日下午1时许,凌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是金华某商城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说,凌先生的银行卡前一天在商城刷卡消费了9000多元钱,询问是否他本人使用的。在得到否定的答复后,这名工作人员非常“善意”地提醒凌先生向银行查询一下,并热情地提供了一个银行的电话号码。
由于心急,凌先生没多想就拨打这个号码查询,对方很快查到在商城刷卡消费的银行卡是由“海信公司”办理的。凌先生迷糊了,他压根就不知道“海信公司”这么一家公司。对方判定,凌先生的个人资料遭到泄露:“前不久,这张银行卡有过一笔75万元的资金往来,极有可能涉嫌洗黑钱……”对方立即提供了一个警方的号码,让凌先生查询。
“你好,这里是金华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科……”凌先生拨通的第三个电话竟是“金华市公安局”。听完讲述,电话那头一名“警官”提供了一个电话号码,让他立即联系上海银联总部。
“上海银联总部”一名女客服说,凌先生的银行卡被犯罪分子利用洗黑钱,主要原因是他的个人身份信息外泄。她让凌先生马上找一处ATM机,按照她所说的操作设置账户保护,以免再次被不法分子利用。
接着,凌先生赶到附近一家银行,在ATM机上进行了操作。不一会,他的手机就收到转账信息。一查银行卡余额,卡里只剩下几元钱了。 (浙中新报 记者 朱翔 通讯员 楼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