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诗人唐以洪,白天在鞋铺修鞋。记者 王增芳 摄
浙江在线03月11日讯昨天上午,记者走进了海曙区南苑街一个修鞋铺。昏暗的铺子里,一盏刺眼的大灯下,一个瘦小的男子正在埋头修补着一只皮鞋。他的身边是一堆的鞋子和修鞋的机器。
难以相信——眼前这个双手布满老茧、行动还有些笨拙的修鞋匠,就是我要采访的对象,一个让无数农民工敬佩,令专业作家动容的农民诗人——唐以洪。
寂寞时寻找精神家园
唐以洪,35岁,四川南充农民。1993年,他念完高二就因家庭困难辍学,开始了打工生活。
和许多没有技能的农民工一样,刚开始他只能在建筑工地上做搬运、拌混凝土,干着最脏、最累的体力活。
因为白天忙碌惯了,寂静夜晚反而让他无所适从,加上繁华的都市和贫穷的家境,在他的心里形成强烈的反差。
一个人的时候,他忍不住想家,想梦中的情人,还有自己的未来,从小喜欢文学的他开始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他开始写日记、写小说,记录自己和身边千万个打工者卑微的故事。
有时,很多工友也会请他帮忙写信、读信,大家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他说。工友的酸甜苦辣也为他创作提供了素材。
白天埋头干活晚上坚持写诗
2004年,唐以洪开始写诗了。“因为它能更好地表达我的感受。”
2007年,唐以洪被温州一家皮鞋厂派到宁波做售后维修,他和老婆两地分居了。
“他每天白天忙着修补鞋子,晚上就去附近的网吧写诗!”搭档小李和唐以洪一起共事了两年多,他对唐以洪的爱好早就习以为常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每天晚上7点到11点,他肯定在网吧写诗。”
因为这个爱好,唐以洪以前还丢掉了工作。2000年,他和妻子曾在广州一家鞋厂打工。鞋厂晚上经常要加班,这让习惯了晚上写作的唐以洪无法忍受,经常旷工,车间负责人指责他不务正业,他只好带着妻子辞职。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妻子李静却在默默地支持,每天晚上还给他准备好夜宵。妻子的温柔体贴更加坚定了他的“文学梦想”。
“他的诗写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他的诗作,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异乡漂泊的孤独、生活的艰辛以及对亲人的思念……
那些渗透着汗水和泪水的文字,总有一种别样的力量打动读者。
“他的诗写出了我们打工者的心里话。”小李说,他很喜欢唐以洪的诗。
10多年来,唐以洪辗转在全国各地打工,人老了,手中的茧也越结越厚了,唯一没变的是他的“文学梦”……
如今,他的诗作频频在《诗刊》、《星星》、《打工族》等杂志发表。在新浪网上开设的诗作博客,访问量也达到46000多人次。
去年9月,他还被宁波市作家协会吸纳为会员。
宁波市作家协会一位诗友对唐以洪及其诗作这样评价:他的诗歌关注现实、贴近生活,文字比较直白,读起来很容易动人心弦。他对诗歌的执著也让我们非常敬佩。
-相关链接
异乡的雪
异乡的雪
飘向屋顶,树木。飘向远方
……匆匆忙忙,仿佛一群急着
赶路的人。飘在身上
我就感觉自己是一片硕大的
孤单的雪了。挪不动脚步。
异乡的街头
万家灯火,没有一盏为我燃烧
也没有一丝风把我吹起来
飘向故乡
车过成都平原
车过成都平原
我看到一棵落光叶子的老树
突兀的枝桠,
吃力地抱着一个鸟巢
一只鸟儿从巢中飞出来了
(或许要到南方去做候鸟)
又一只鸟儿飞出来了
急急忙忙地,追赶另外一只去了
鸟儿起飞时,爪子在巢边弹一下
老树的身体就要剧烈地颤抖不停
仿佛有点伤心,在耸动肩膀
它的样子让我突然想起
怀抱家园的老父亲。此刻
阳光下的那只鸟巢成了一团
我无力拂去的阴影
东南商报 陈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