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1日讯 阳春三月,记者从景宁县城乘车出发,沿着盘旋的省道历时40余分钟,来到了海拔700米的该县东坑镇畲族村寨深垟村。在这里,一幢幢石砌房屋古风古貌,石巷石道整洁清爽,像“桃花源”里的“石头寨”,宁静和谐。
2009年,这里的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8670元。通过毛竹精深加工、茶叶产业和农家乐旅游,深垟村村民和东坑镇的其余17个村一样,真正吃上了“生态饭”。
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全省唯一的民族自治县,民族政策成为景宁产业兴县、生态立县的有力推手。2008年5月,浙江省委专门出台了扶持畲乡景宁发展的53号文件,在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各方面给予政策扶持。2009年,35个省直部门来到景宁,为当地量身拟定了230多条具体帮扶措施。在海拔800米的畲族村敕木山村,记者碰到了村支书蓝华亮,他告诉记者,去年,对口扶持的省财政厅为村里的茶叶基地修好了机耕路;今年,虽然茶叶遭遇了倒春寒损失严重,但帮扶单位准备为村里建茶叶培训大楼,建成后,惠明茶的夏秋茶开采制作就能跟上,这样就能弥补春茶的损失。
承接着各方扶持,景宁制订了一产抓提升、二产抓飞地、三产抓旅游的思路,强力推进生态产业振兴。景宁每年投入1100万元,扶持“茶、竹、菌、菜、花、药材、油茶”等七大产业发展。农民种茶叶,政府每亩补贴500元至800元,少数民族群众每亩还多补100元。惠明茶去年的产值达1.3亿元。而在省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海拔1000多米的景南乡60多个村的500户农民种植香水百合,户均增收5000多元,跨入增收致富行列。如今,华东地区三分之一的香水百合产自这里。
景宁还积极发展“飞地工业”。春节后,位于丽水开发区内3.83平方公里的“飞地”——景宁民族工业园一边平整土地,一边已经开始招商选资。工业园管委会主任郭海光说,希望选来更多的高新科技企业,为县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崭新平台。根据规划,到2012年,这块“飞地”将产出60亿元以上的工业产值,相当于2009年的3倍,实现既能守护好景宁“一江清水、一方空气”,又能推动经济跨越性发展的双重目标。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畲乡风情游,成为景宁旅游发展的不二选择。去年,景宁县拨出2000万元,启动炉西峡、大漈、望东洋等重大景区景点建设。如今,大均“畲乡之窗”已成功晋级国家4A级景区, “云中大漈”创评国家4A级景区也通过了省级评审。在东坑镇,一个类似于“九寨沟”的“九重漈”无人景区开发也正在勾画蓝图……群众进景区创业的热情高涨,开办的畲乡特色用品街、“畲乡农家乐”别具韵味。2009年,景宁旅游经济收入比上年增长31.3%。
最新发布的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景宁畲族自治县首次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之列。民族自治县排名从2005年的28位,提升到去年的15位;居民收入水平列第7位。对此,景宁县委书记武昌说,与全国民族自治县的前十强相比,因为他们基本上是资源大县,我们要超经济总量有难度,但比生态环境,比人均收入,比民生保障,比幸福指数,我们一定要比他们强,这就是我们未来两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