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3日讯原本绿油油的草坪,如今却成了蔬菜地,成片的青菜、芹菜……在县城某些小区内,几乎没有一块完整的绿地,一些边角地带也被居民开垦出来,除用来种菜外,还有少数人用来养鸡、鸭等。近日,记者走访发现,我县一些开放式小区,尤其是老小区,这种现象还真不少。
小区绿地成了“菜园子”
在县城一些小区内,记者发现,原本的景观植物在众多蔬菜的衬托下反而成了“配角”。在采访中,一些居民对于小区内不准种植蔬菜表示不理解。他们说,种菜既能解决吃菜问题,又能起到绿化作用,一举两得。也有居民说,自己亲眼看到过邻居将公共绿化带上的植物拔掉,种上了蔬菜,虽然觉得有些可惜,但她并未去阻止。“这是人家的事情,我出面说显得有些多管闲事,自己不要去侵占绿地就行了。”家住魏塘街道浒弄社区的李阿姨说,在绿地种菜的邻居,还时常将自己的劳动果实送给她吃。
在采访时,一住在楼上的居民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在整治绿化带里的蔬菜,赶紧跑下来对着一块蔬菜地就开始拔起来。记者了解后才知道,这是她的蔬菜地,白菜已成熟,她边拔边送给旁边的邻居。这位居民说,她刚搬到这个小区,也不知道小区里种菜不对。“地上种草多难看啊,这块地空着也挺可惜,还不如种点东西实在,我们农村都这样,自己种菜经济实惠。”
习惯了农村生活,一时难以改变
据了解,如今小区居民中有部分来自农村,以往的生活习惯并未改变,他们看到小区绿地就以为是农村的自留地,“见缝插针”地种上了蔬果。“一些小区在绿地种菜的现象的确存在好多年。因为是老小区,很多住户又将房子出租,管理起来就更困难了。”居住在雪松里小区的王阿姨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子女在县城安家,就把父母接来同住。而老人在农村就是以种田为生,看到小区里有绿地还以为可以自由使用。王晶的家住在魏塘街道小东门社区,她说,有好几户邻居是农民,他们喜欢在小区绿地上种菜、养鸡。这跟他们几十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年轻的就不会这么做。虽然她看到小区的绿化被破坏有点气愤,但还是可以理解的。
在罗星街道玉兰社区雪松里小区内,绿化带里种蔬菜的现象也是随处可见。该社区居委会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发现这种做法后也经常阻止,但他们没有处罚权,这让他们在管理上很是无奈。
社区:加大监管力度是关键
3月12日,玉兰社区进行了一次卫生大整治,针对社区居民在公共绿地种菜或者饲养家禽的行为进行清除和劝说。玉兰社区居委会一名干部告诉记者,春节前他们也整治过小区散养家禽的行为,如今,饲养家禽现象减少了,种菜的势头却越来越高。居民私自在绿化带上种菜肯定是不允许的,更不能随意拔掉绿化带上的树木,近期社区将会在被破坏的绿地上重新种上植物,并定期派人进行查看,如发现居民种菜的情况,他们会采取相应措施阻止。
然而,一些居民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自己种菜也是在绿化小区,针对这些居民的说法,记者咨询了县园林管理处的专业人士,得到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种菜跟绿化完全是两回事,小区的绿化布局、植物配置有科学要求,既要符合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还要讲艺术性,要有美化效果。比如,小区里植上草皮、树木是绿化,但铲掉草皮种菜、种葱等农作物,不仅起不到美化作用,而且还使表层的土壤裸露,破坏了小区生态环境。
如何让小区的绿地不再成为居民公共的菜园,相关部门表示加大小区监管力度是关键。小区建设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尤其在老小区,由于缺乏正规物业公司管理,私占绿地、散养家禽现象相对严重。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相关部门上下联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措施。在有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物业公司应加强对小区的管理,减少甚至杜绝这一问题的发生,努力为小区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嘉兴日报 记者 倪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