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4日讯昨天,张菊英大妈把糖尿病的续诊从市区一家大医院转到了“家门口”的丹凤卫生服务站。“花更少的钱能配到同样的药!”用她的话说,与其每次花上半天时间到大医院排队候诊,还不如走几步路在小区里的服务站解决。她还成为社区糖尿病俱乐部的一分子,由社区医生定期进行健康干预——测血糖、量身定做食谱与运动指导。这里有大医院所没有的慢性病持续管理项目,让张大妈多少有些惊喜。
来自市卫生局的统计数据表明:去年宁波市有62%的居民在“家门口”医院看病。而全省的这一比例只有五成多,全国只有四成半。市卫生局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处处长章国平说,宁波离新医改提出的“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目标更近了。
宁波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到“家门口”医院看病,原因何在?业内人士认为:方便、便宜、中医药进社区、慢性病连续管理是四大原因。
目前全市有145家社区医院和1188个服务站,城区步行10分钟就能看上病,农村走20分钟就有服务站点。一项调查表明,居民的医疗诉求中,看个小毛小病、配些常用药或慢性病续药占了一大半。如今,这些最基本的医疗需求完全可以在网点延伸到大街小弄的服务站点解决。
居民到社区医院看病自付比例大大低于大医院,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城镇职工医保病人在社区医院看病比到二级、三级大医院分别少负担6%、11%;城镇居民医保病人在社区医院、二级、三级大医院看病的报销比例分别为60%、45%和30%。宁波市医保的这一政策导向也吸引了众多居民在“家门口”就诊。
随着中医药进社区工程的推进,廉价又少毒副作用的中医药也拉住了不少“回头客”。去年,江东社区医院门诊量增幅较大,其中一半多来自中医药服务。华侨城、贺丞和东柳坊三个服务站里中医科门庭若市,每月服务量在3000人次左右。居民对中医药的需求被大大释放,海曙社区医院的一些中医师不得不在各个服务站点轮流坐诊。
慢性病连续管理是社区医院特有的一项服务产品。江东丹凤卫生服务站给续诊的慢性病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及时跟踪每次用药和血压、血糖等检测结果,针对辖区内300名糖尿病患者、1000多名高血压患者,服务站还通过俱乐部活动开展行为干预,引导他们建立低盐、少糖、适当运动的健康生活。目前,这样的慢性病俱乐部在全市有近百个。 (宁波日报 记者 蒋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