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4日讯在昨日举行的“春风送岗位——技术技能专场招聘会”现场,记者采访发现,有技术、有相关证书的求职者非常抢手。和求职者的“淡定”相比,招聘人员更加“着急”。许多企业的招聘专员表示,“现在不是工人求企业,而是工人挑企业。”一些薪水待遇较好、注重员工培养的企业受到求职者青睐,大多满载而归。
摊位火爆只因愿意培养员工
招聘会上最火爆的摊位莫过于浙江恒威集团,这家设备制造企业从始至终都被求职者围得密不透风。
负责招聘的马志伟先生为记者揭开了谜底:“原因无它,就因为我们有的岗位愿意花时间培养人才。”
原来,这家企业要招若干名售后服务、机械装备方面的人才,而且强调招聘对象是应届毕业生。
看到了这条信息后,宁波技师学院的近20名学生都很兴奋,其中一名学生张清华说:“看了这么多摊位,都是要熟练工,根本就没有我们的机会。如果每家企业都这样,那我们岂不是很难找到工作?”因此,张清华和同学们对这家企业很上心,每个人都留下了登记表格。
在恒威的招聘信息上记者看到,应届生的待遇是每月1000元左右。“这样的待遇能留得住人吗?”记者问。“这是他们的‘起步价’,进入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最多也就3个月左右,我们会根据他们的表现增加工资。”马志伟告诉记者,之所以招聘应届生,就是要表现企业的诚意,愿意花成本将他们培养成公司的骨干,企业真的是想有一批留得住的熟练工。
有技术的应聘者企业抢着要
25岁的小解是湖北监利县朱河镇人,在洽谈大厅转悠了10多个摊位后,仍没有落实一家企业。他向记者抱怨:“现在工作太难找了,再找不到工作,我生活都有问题了。”
小解到宁波还不到一周时间,刚找了一个装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月薪1200元,但他觉得这个工作“每天要像猴子一样上房顶”,很不安全,因此特地请了假,想在招聘会找一个更好的工作,没想到当头被泼一盆冷水。
“你想找好工作,那你有什么本事呢?”记者与他聊了起来。小解倒是直率:“我就会汽车修理,没有其它技术。”他说,到市场应聘多少有点碰运气的心理,“说不准真有企业能给我高工资。”
实际上,已经有一家企业因为小解长得高大,看中了他,想让他做仓库保管员,但被小解拒绝了。“一个月才1400元,太少了。”分析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小解倒是很善于总结,说自己是高不成低不就。“看样子我应该潜下心来实实在在学一些过硬本领,这样找工作的时候才有谈判的条件。”
与小解相反,29岁的房兆猛昨天刚从山东赶到宁波。他毕业于山东济宁一所职高,在外打工7年。来宁波之前,他在新疆打工,包吃包住,月薪2500元,会操作大型车床,有操作证。
房兆猛上午9点才进场,在浙江恒威集团有限公司摊位前应聘,当招聘主管听他说会操作6140型车床,眼睛都亮了,“我们工厂里就是这种型号的车床,你下午就去上班好吗?”房兆猛一脸淡定,表示要再考虑一下。
招聘专员开始有点急了:“你肯干,工资肯定在2000元以上,像我们有个老师傅技术好,能解决难题,月薪6000元呢。我们社保套餐都会为你办好,还有住宿,虽然不包吃,但公司食堂不贵。遇到生产淡季,如果你们产量做不足,还会发补贴工资。”房兆猛有点心动了,说到工厂里看看环境再说。招聘专员很细致地帮他画了个公交路线图,留下了电话,“如果你找不到厂址,可以打这个电话,我会安排好的。”
记者在招聘会现场采访发现,和求职者的“淡定”相比,招聘人员可谓心急火燎。许多企业的招聘专员表示,“现在不是工人求企业,而是工人挑企业。”
记者发现,求职者中,不少人还是希望在市区工作,或不要离市区太远。普遍期望月薪能2000元以上,招工企业能提供食宿,最好不要加班。
薪资待遇好的企业满载而归
93家企业带来了2700多个岗位。截至昨天中午,共有2500名左右的求职者前来找工作,出现了岗位比应聘人员多的情况,有个别企业甚至遇到了“零应聘”,招聘主管枯坐一上午,却没有一个人来。记者问其原因,不外乎“薪水低,没有竞争力”、“不提供食宿”等。
也有企业满载而归。宁波欣达集团有限公司招收电焊工、检验员、焊工、电工、剪线工、变频器装配工。开出来的薪水待遇比较诱人:2000元~4000元,还有双休日,而且是8小时工作制,如果有加班,加班费另发。这样的条件,受到求职者追捧,人多得一度把摊位都给挤翻了。一个小时后,电工、剪线工、变频器装配工都招满了。招聘主管王亮拿着一叠应聘资料,露出了笑脸。记者翻阅那些资料发现,有10人应聘焊工,其中有6名应聘者有中级焊工证,并有多年的工作经验。
冷门专业10万年薪招不到人才
虽然给出了全场最高薪资,但宁波伊司达洁具有限公司的摊位前还是门庭冷落。这家公司要招收电动园林工具开发设计工程师,大专以上,性别不限,年龄不限,年薪10万元。但是从早上8点半开场到中午11点半收摊,招聘主管没有收到一份应聘简历。
“我们要的专业人才比较冷门,很难招。现在大学里根本没有开设此类专业。”记者发现,这个企业的其他岗位如锂电池研发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等年薪都不低于6万元,也是无人问津。招聘主管说:“我们跑过多场招聘会,都招不到人。现在都在说企业要转型,我们早已转型成高科技企业了,但是人才这一块还是跟不上。” (东南商报 记者 卢科霞 杨继学 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