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舟山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李培增:平凡的检察官 社区矫正工作者用心拯救心灵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浙江在线03月24日讯有一种力量叫作坚持,有一种细心叫作责任,有一种感动渗透人心。谁说英雄必须惊天动地?李培增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平凡的检察官创造的奇迹——

  人物名片:

  李培增,1953年2月出生,1979年从事检察工作。 1985年被省检察院评为全省检察系统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市检察院评为优秀办案员,去年被评为全市社区矫正先进工作者。

  “老李,再3年就退休了,你介认真,为啥了? ”

  家人的疑问,同事的玩笑,连跟他有工作联系的基层派出所干警和司法所同志也有诸多不解。

  57岁的李培增,却笑笑,回答很简单:“这些人都是社区矫正的对象,一天不找到,心就一天不踏实……”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拯救一个个迷失的灵魂。两年多来,他监督监外执行人员600余人,通过检察建议监督22名漏管人员和9名脱管人员,并监督落实监管措施。目前,定海全区231名社区矫正人员无一人脱管、漏管,矫正对象因违规被收监执行率、重新犯罪率远低于省矫正办规定的8‰红线标准。

  用心寻找,不让一个矫正人员脱管、漏管!

  2010年1月13日,这是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2℃,最大风力达到10级。

  早上7点多,李培增拿起那只10多年来未换过已褪皮的公文包,推开家门,开着那辆破旧得几乎散架的电动车,急匆匆赶到位于大洋岙的定海区检察院。

  前天的一次名单核对,李培增意外发现被法院判处缓刑的干某脱管了!当地的派出所和司法部门同志多次去他家也找不到人,连他父母都不知道他去向。

  这人才20岁出头,不能让他就这样在社会上混,再犯法咋办?要如何找到此人?

  心急如焚的老李彻夜难眠,第2天一早他走街串巷亲自走访,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打探到干某有一女友就住在定海城区的消息。

  此时已是中午下班时间。为了尽快找到干某,李培增在派出所查实了确切地址后,冒着寒风直奔他们的暂住地,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教育,干某的女友终于答应带其到司法所报到。几天来压在老李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1月20日,干某成功纳入社区矫正。

  2009年上半年,俞某在一公司上班时因挪用资金,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在每月一次的名单核对中,李培增突然发现俞某已离开定海回诸暨老家,李培增随即委托诸暨市检察院的监所科帮忙查找。经过整整七天的努力,终于查清了俞某的下落。

  用心沟通,让矫正人员回归社会大家庭!

  “小高,还认得我吗? ”“认得的……”

  今年3月8日,在定海区马岙镇三星社区,看到迎面走来的高某穿戴整齐、精神状态良好,李培增终于松了一口气。“谢谢,谢谢……”看到穿着便衣的李培增,高某年近70的母亲满含热泪。

  今年40岁的高某曾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前主刑执行完毕,返回家乡继续执行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仔细翻看了监狱寄来的材料后,李培增发现高某曾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就在他的名字上打了个记号,特别留了个心眼。

  去年7月份,心里一直惦记着的李培增趁空去马岙走访了高某。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高某父母年事已高,住在两间破旧的小房里,靠做保洁员每月600元的收入维持生活,高某回来后,这个家更是有上顿没下顿,有时靠捡拾别人丢弃的食物为生。

  心情沉重的李培增在与高某的交谈中,发现其言语不清,思维混乱,立即想到了他的病史。他再次“越位”,陪着高某到市二院做精神病鉴定,果不出其料,鉴定结果为:高患中度精神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

  不能因生活贫困再走上犯罪道路!李培增立即建议司法所为高某申请低保。据三星社区干部介绍,在李培增的全程参与下,如今高某能拿到170元的低保费,生活稳定后,精神状态也不错,有时还会帮父母干点活,做点小工。

  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沟通,只为拯救一个个曾经犯错的灵魂!

  定海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黄静还清楚地记得这样一件事:去年1月,定海公安分局移送了一位缓刑人员朱某的档案,要求减刑,因为朱某是一家企业老总,必须出国与客户洽谈生意,否则企业面临危机,近200名员工也可能失业。老李在认真审查后认为,根据报送的材料,朱某还不具备减刑条件。但考虑到事情特殊,老李亲自走访了朱某,得知朱某在缓刑3年多时间里,不仅资助多名学生,还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其间还安排了100多名下岗职工再就业。在亲手准备了材料后,老李向法院申请,使朱某减刑后及时出国。

  用心研究,大胆探索社区矫正监督新方法!

  “谢谢,谢谢!为了我让你费心了。 ”今年3月6日下午,金某拉着李培增的手,万分感谢。

  金某的户籍在舟山,老家在义乌。他曾因犯绑架罪被判刑,释放后一直待在义乌老家,而根据法律规定其必须到户籍所在地舟山的司法部门报到。考虑到金某的实际情况,李培增亲自陪同,在一天时间里帮其办理了异地托管手续。

  异地托管,这是李培增在工作中摸索出来的一套为社区矫正人员切身利益考虑的好方法。

  事情起因是位四川籍的罪犯,被定海法院判处缓刑后未纳入社区矫正造成脱管。在追查原因时李培增发现,该罪犯的户籍并不在舟山,按相关法律条文应由户籍所在地来监管。但此人一家在定海已住了4年,也并没有回家的打算。考虑到社区矫正的实效,李培增翻阅了大量社区矫正人员的信息,发现此类情况并非偶然,人户分离的状况有很多。为此,李培增多次向公安机关、社区矫正办提出建议:对户籍在外地的监外执行人员,在本地居住一定年限以上,且有稳定住所的,从社区矫正实际效果出发,应当交本地司法部门进行社区矫正。此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一致认可。

  打开李培增的电脑,跳出了一张张有全区矫正人员纪录的表格——这就是李培增一点一滴积累整理出来的信息资料数据库。原来,为了能更准确地掌握辖区内所有社区矫正人员情况,通过一年多的研究与实践,他着手创建了社区矫正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能查询某一个被矫正人员的刑期、户籍等基本情况,而且能及时与有关单位核对上报的矫正人员名单,有效防止脱管、漏管。

  针对社区矫正人员在派出所报到后,不去司法所报到,造成相关部门之间衔接不上,从而造成脱管、漏管的实际情况,李培增又积极参与编制《社会矫正对象监督考核手册》,要求每一位被矫正人员手持一册,在每个单位办理相关手续时必须出具此手册,使其从入矫、帮教到解矫各环节手续齐全、管理规范、严格依法,从而有效解决了因相关部门未及时衔接造成脱管、漏管现象。“保外就医,按惯例需要一年审定一次,现在手头一个案子竟然一次性判定,没有注明保外就医,这样判是否有法律依据? ”

  近日,李培增又遇到了新问题,并为其所困扰,只要有空就找法律文书,只要遇到同事就聊起这件事。

  也有不耐烦的同事说:既然已经判了,你们就随他们去吧!何必那么较真呢?

  但李培增却很认真:不行,这一定要有法律依据! (舟山日报 记者 徐祝君 陆瑾 项晓晓)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