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4日讯总装机容量290万千瓦——对于秦山核电站这个大型核电基地,相信许多岛城市民都不会陌生。“但据初步统计,舟山仅潮流能就相当于8个秦山核电站。”浙江大学海洋系副系主任叶瑛教授说,舟山能在潮流能的开发上做出一篇大文章。
用基因技术来养大黄鱼,打造人才引进机制,建一条连接舟山的铁路……昨天上午的舟山与浙江大学推进合作座谈会,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国辉与来自浙大的专家进行了一番精彩的对话。短短两个多小时,关乎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金点子”频频出现。
摘箬山岛应成为“能源岛”
“舟山的海洋能资源太丰富了。”叶瑛介绍说,潮流能的规模非常大,抵得上8个秦山核电站。此外,风能、波浪能、太阳能等也都是优势能源。再加上舟山毗邻上海和华东电网,因此,舟山海洋能的开发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经过初步考察,摘箬山岛就具备成为“能源岛”的潜质。
在叶瑛的设想中,摘箬山岛可以利用周围的海域和水流,建起一个发电能力在10万至30万千瓦等级的潮流能发电站。岛上最高处超过200米,还能建一个10万至30万千瓦等级的风力发电站。而岛上的峡谷,也能通过改造蓄水建设抽水蓄能电站。“舟山的海洋能资源,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叶瑛说,这个巨大的能源“矿藏”,应该开发利用出来。
用基因技术来养大黄鱼
舟山的水产享誉全国,但在浙大生工食品学院副教授胡亚芹看来,舟山水产业这位“美貌姑娘”,应该用高新技术进行“妆扮”。“比如舟山的大黄鱼非常有名,但现在养殖大黄鱼的肉质比不上野生的,而野生大黄鱼又几近绝迹。”胡亚芹说,浙大可以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利用基因技术对大黄鱼品种进行研究培育,让新品种大黄鱼的肉质口味与野生大黄鱼相媲美。舟山的养殖大黄鱼、带鱼、梭子蟹等很有名,但省内乃至省外也有很多地方出产此类水产。因此,利用基因技术等高科技来培育舟山的特色水产,打造具备身份标签的海产品产业链,是一条突出重围的新路。
舟山发展最缺是人才
“我到舟山的一家企业调研,进去的第一句话和离开的最后一句话,听到的都是‘缺人’。”浙江大学的胡富强教授说,发展海洋经济,舟山目前最缺的是人才。
胡富强建议说,政府部门应该制订专门的鼓励政策,引进紧缺的高端人才,建立本地的人才培育机制。“舟山的发展面临不少薄弱环节,但最紧要的是缺人才。”市长周国辉如是说,人才是舟山下一步大发展的软肋,因此舟山市一定要继续贯彻人才强市战略,用更大力度、拿出更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让舟山成为能招来“金凤凰”的“梧桐树”。
舟山与浙大联手谋发展
去年5月,舟山与浙大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共建“海上浙江”示范基地,并成立了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从3月15日起,18位来自浙大海洋系及涉海学科的教师,分为船舶修造及船配、港航及海洋工程、机电与材料、海洋化工及新能源、海洋生物与海水养殖5个调研小组,对舟山开始为期3个月的全面考察调研。
在昨天的座谈会上,浙大的专家们就频频抛出“金点子”。专家们表示,舟山每年有约1700万的旅游人口,如何在旅游产业之外发掘这一资源,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舟山的铁路建设,对于海洋经济发展十分重要。此外,双方应该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力争在舟山建设国家能力建设基地。
周国辉表示,舟山与浙大要进一步深化合作,推进舟山海洋科学城和海洋产业集聚区建设,抓好一批合作项目,通过“市校合作”更好地发展舟山的海洋经济。 (舟山晚报 记者 董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