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鱼每长1公斤就要吞食30公斤藻类
一群群银色的小鱼苗竞相游出袋子,一头扎进水里,让原本平静的蒋村港瞬间“溢出”了无限生机。昨天上午,由西湖区农业局、西溪湿地公园管委会办公室联合组织的渔业增殖放流工作,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进行。持续一天的放流作业中,包括细鳞斜颌鲴、花鲢、白鲢、草鱼、鲤鱼、鲫鱼及中华绒鳌蟹等,价值25万元的44.6万余尾(只)鱼儿,从蒋村港游进了整个城西运河水系。
西溪湿地水网丰富,与东苕溪、运河相连。良好的水质、丰富的饵料,以及当地养殖户科学的混养模式,使这里自古便有“华东活鱼库”的美称。不过昨天,参与放流工作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园区工作人员、原蒋村港周边农户张水生告诉记者:“这回的鱼儿放养和过去他们自家的围塘养鱼不同,不仅仅是为了直接增加增殖区鱼类数量,优化种群结构,同时更是为了维护水域生态平衡,净化水质。”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首批运到的鱼苗,个头不足10厘米,通身银白,头小、嘴圆,在过去很少看见。站在一旁的西湖区渔政站站长郑金虎解释说,这叫细鳞斜颌鲴,也称“黄片”、“板黄鱼”。它以水底的腐殖质、水生高等植物枝叶、硅藻和丝状藻类等为主要食物,能起到清除残饵,净化水质等作用,因此也被称为“环保鱼”、“生态鱼”。据资料显示,细鳞斜颌鲴每增长1公斤体重就要吞食30公斤藻类,这对改善运河水质,减轻因工业和生活污染导致的蓝藻暴发,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郑金虎同时透露:“此次在西溪放流的细鳞斜颌鲴,累计达5万尾,是杭州市区内首次放流此种鱼苗。”
昨天,在西溪湿地同时放流的还有花、白鲢20万尾,鲤、鲫鱼14万尾,草鱼6000尾,中华绒鳌蟹5万只。这些品种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据园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其中的中华绒鳌蟹,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14克、脂肪5.9克,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西溪湿地由于地处内陆,河蟹的自然洄游受到一定限制,直接放养中华绒鳌蟹可以增加水域河蟹数量,大大提升园区“渔夫之旅”等农耕、渔事活动的受青睐度。杭州日报 通讯员 刘想 实习生 吴绮霞 记者 陈玮 李忠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