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是第1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尽管结核病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事实上还是有人饱受该病的困扰。秀洲区的结核病人近况如何?政府对此有何政策?百姓对于结核病防治常识了解多少?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
时间:3月22日
地点:洪合镇新王桥村
记者眼前的贵州籍新居民周丽(化名)正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长达6个月的结核病规则治疗,她说自己以前咳嗽不断甚至咯血,后来被查出患有肺结核。受经济条件限制,她开始不愿意接受治疗,在医生和家人的劝说下,才来到市本级结核病定点医院(市第一医院)看病。“拍片、检查、领取抗结核药品,这些都不用自己掏钱,每次去看病还有交通补助费。”周丽开心地说。社区责任医生叮嘱周丽坚持治疗,并告诉她95%以上的患者经过规则治疗后都能痊愈。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应在家休息,避免成为流动感染源。
据了解,由于我市实施了“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项目”,接受规则治疗的结核病患者除有交通费补助外,家境困难的外来人员每月还能领取不同数额的营养费。
时间:3月23日
地点:新城街道义庄新村附近某菜场
为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一大早就来到菜场门口分发宣传活页,并以有奖问答的方式吸引过往居民,新塍、王江泾等镇医院也分别开展了现场宣传咨询活动。记者在现场发现,多数上了年纪的居民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并不高。区疾控中心主任沈月根告诉记者,秀洲区结核病患者的年龄特点是:本地居民多为50岁以上的,新居民多为20岁至40岁的。
去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秀洲区现有结核病患者200余人,其中60%以上为新居民患者。“结核病可预防也可治疗,关键是提高百姓的知晓率。”沈月根表示,区卫生部门将通过各种形式扩大宣传范围,今年计划利用“电影下乡”的契机,在影片片头插播防治结核病的知识。区卫生部门也会派遣专门的“督导员”走街串巷上门督促患者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