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任杰):百年一遇的严重干旱,让中国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大片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两省正采取各种措施组织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弥补旱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仅云南就已确定全年新增农业转移就业人口不少于88万人。在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敬南镇,村民李永德要一个人到村里的取水点挑水,她的丈夫因外出务工无法回家帮忙:“丈夫回来怕没有粮食吃,要出去打工挣点钱养家,家里有娃娃和老人的。”
在云南曲靖市罗平县老厂乡,靠酿酒为生的村民张丽芬家,因大旱缺水已无法酿酒,估计经济损失多达数万元人民币。继大儿子到上海打工后,她丈夫也即将出门务工。她说:“水也没有,雨也不下,我们也没土地,在屋里等着也不是个事儿。他想去昆明做建筑工,我在家里料理生活。”
贵州和云南等地,上千万亩的小麦、油菜等作物绝收已成定局。今年春节后,两省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出现大幅增加。云南曲靖罗平县老厂乡乡长侯路平告诉本台记者:“全乡4万人,外出务工的接近8000人,今年增加的有2000人。旱情之后,一些村寨青壮年劳动人在家的微乎其微。例如,一个自然村只有4、5人青壮年在家,而正常情况下应该有70到80人。”
在特大旱情下,云南和贵州的很多县乡都已经有计划地对青壮年劳动力进行技术培训,并通过举办招聘会、亲戚好友引荐寻职等方式,引导人们到附近省份和东部沿海地区务工就业,最大限度地弥补旱灾带来的经济损失。云南曲靖市罗平县宣传部部长凃勇告诉记者:“县政府有序组织外面的企业进县招聘,今年首场招聘会招走了510多人。这样的招聘会每月有两到三次,今年能新增劳动力转移1万人。通过政府培训后,让他们有一定的技能,做一些轻巧的工作,不要继续做苦工。”
眼下,由于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不少空巢老人和留守妇幼遇到了饮水、取水等困难。对此,云南和贵州的不少村镇通过开展政府送水上门、村民互帮互助等方式,重点保障老弱孤残人群的饮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