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居民在“四色”垃圾桶前犹豫不决。
浙江在线03月26日讯 据《今日早报》报道拎着两袋垃圾,站在小区4个不同颜色的垃圾箱前,85岁的戴奶奶打起了“呆咕儿”,该往哪个桶里扔?老人犹豫再三后,干脆把两袋垃圾都扔进了同一个桶里。
昨天下午,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正式启动。除首批试点的8个小区外,其余29个试点小区将在6月底前分批完成。根据《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杭州年内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率将达到40%,2011年达到60%,2012年达到80%。
昨天,记者走访了几个首批试点社区,发现大多数居民都对垃圾分类表示赞同,但仍有不少困惑。
[困惑一] 扔垃圾就像在做“选择题”
西牌楼社区,是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之一。从3月1日起,社区就开始提前预热了。
“垃圾分类太复杂,老是要扔错。”在建国南苑的一处垃圾箱前,居民王珏对照着4只垃圾桶上的图片,将手中的垃圾一一“对号入座”,但还是把一个废灯泡扔进了黄色桶(其他垃圾)里,而按照规定应该扔进旁边的红色桶(有害垃圾)里。
在西牌楼社区,不少居民表示,扔垃圾,本来随手一扔,不费脑子。现在分类了,简单的事情就“复杂化”了。
“生活垃圾分类确实挺好,但要分4个垃圾桶,是不是太多了?每天扔垃圾,就像在做选择题。”居民邹先生认为,垃圾分类,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就够了。
胡民喜是西牌楼社区的环境卫生委员。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快一个月了,老胡拍着胸脯打包票,每个居民都知道有生活垃圾分类这么回事,但是否每个居民都能做到,老胡笑着说:“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是要扔错的。”
据社区初步摸底,有70%的居民在对垃圾分类,其余居民还是老方一帖。老胡坦言,现在社区把黄、绿两色的垃圾桶和垃圾袋,都免费发放到每户居民家里,绿袋子装厨房垃圾,黄袋子装其它垃圾。但一旦停止垃圾袋的免费供应,情况恐怕就没这么乐观了。
[困惑二] 垃圾桶分类了但还是混装运
新城国际花园,也是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之一。原本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举双手赞成,但前两天的一个凌晨,居民黎先生发现,环卫工人将4个不同颜色垃圾桶里的垃圾,一股脑儿倒进了同一辆垃圾装运车。
“这不是让我们白废功夫么?”黎先生和其他业主觉得,居民在家里好不容易将生活垃圾分类,最后这些垃圾都跑到了同一辆垃圾车里,大家都白忙活了。
按照分类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分类垃圾不仅要分类运输,而且还要分类处理。分类的垃圾中,厨房垃圾要求日产日清,再通过清洁直运,用于沼气发电、焚烧发电等循环使用;其他垃圾是定期收运,经过压缩转运,用于焚烧发电;可回收垃圾鼓励市民出售,利用市场上现有运行较成熟的废品回收系统循环;有害垃圾是定期收运,一次收集,再经过分选,进行回收利用、安全填埋。
但事实上,由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目前配套设施还没有完全到位。一些垃圾运输车辆还未完全实现分类,也就是说,虽然在各试点小区垃圾桶内的垃圾已经实现了分类,但在运输过程中,部分垃圾仍是混装的。
[困惑三] 分类步骤繁琐记不牢
从3月初开始,翠苑一区作为垃圾分类的试点社区,在居民家中展开了点对点的宣传和演示。宣传中,社区工作人员发现,每个居民都赞成垃圾分类,但是一旦开始实际操作,却觉得麻烦。
在翠苑一区,4个不同颜色的垃圾箱已经进入小区大半个月了,可还是有不少居民会弄错每个垃圾箱的用途,社区还特别在垃圾箱旁设立了说明牌。
“垃圾回收分类对我们来说太繁琐了。”小区居民梁小姐认为,一般小家庭,夫妻两人都要忙着工作。每个房间都有废纸篓,随便一扔就完事了,哪还有时间细分。
在社区宣传活动中,90%以上的居民赞同,但要他们亲自实践时,往往坚持不到两天就放弃了。
步骤繁琐,难以记忆,成了小区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看法。“分得太细了,而且每种垃圾收集时间不同,垃圾袋颜色也不一样。我眼睛不好,根本分不出来。”社区独居老人金爱英说,“现在每天有志愿者上门帮我垃圾分类,我看着都记不清,以后要我自己来,恐怕更弄不懂了。”
[主管部门] 垃圾分类应该成为生活习惯
面对市民对于生活垃圾分类的诸多疑问和顾虑,杭州市城管办固废监管中心副主任张束空却神情坦然,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张束空认为,市民觉得垃圾分类很难、很复杂,但其实也很简单。复杂的是,需要全社会每人每天、每时每刻都参与进来;简单的是,只需举手之劳,把垃圾扔进该扔的桶内就行了。
10年前,垃圾分类之所以会不了了之,张束空觉得,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整个社会都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不足。其实在家中先将垃圾分类分装,这才是生活垃圾分类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基础的,但当时很多市民都没有分类意识。
至于市民提出的生活垃圾分类但不分类运输的现象,张束空说,随着生活垃圾分类的正式启动,杭州市城管办已经对分类垃圾收集车统一了色调,并在车身贴上垃圾的分类,方便市民随时监督,确保垃圾从源头到处理,都是分类的。
“不能让生活垃圾分类成为一项技术活,而是要慢慢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当市民可以无意识地分类扔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就成功了。”张束空透露,目前生活垃圾分类还是以引导为主,将来会慢慢进入常规化操作,也会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来制约市民随意乱扔生活垃圾的行为。
为使垃圾分类更透明化,杭州市城管办将征集50位市民,在3月30日对垃圾分类全过程进行观摩,报名电话12319。
[专家] 垃圾分类 社区宣传很重要
浙江省社科院教授杨建华,一直非常关注杭州这次垃圾分类。听说昨天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正式启动了,杨教授说:“杭州试行垃圾分类的方向很好,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理念很相符,但是希望这次垃圾分类试点能成功,不要再出现10年前的尴尬。”杨建华教授说。
杨教授说,生活垃圾分类,谁都知道是一件好事,但是如何保证实施,如何落实、推进,又是另一回事。杭州想要成功试行垃圾分类,社区的宣传很重要。要让每个市民清楚了解什么垃圾该放到什么颜色的垃圾箱里,这个很难,尤其对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更难。另外,还要加强规范管理,加以引导,让市民把垃圾分类转化日常的行为习惯,这点很重要。
“最后,我们还需要有一个制度来保障条例的实施。”杨建华举例说,杭州曾出台相关条例,对随地吐痰者罚款50元,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3月1日开始实施的控烟条例,现在看起来实施得也不是很好。
●记者手记 这一次 能走多远
许多市民或许都还记得,10年前,杭州也曾实行过垃圾分类,至今街头还立着黄、绿两色垃圾桶,分别放不可回收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但不可回收的垃圾桶里,往往装满了废纸和可乐瓶等可回收垃圾。
市民扔垃圾,往往是哪个桶没满就丢哪个,哪个桶方便就丢哪个,即使市民分开扔了,到最后,垃圾还是都清理到一个垃圾车内,等于没分。所以当年垃圾分类没实行多久,就“夭折”了。
时隔10年,杭州再次轰轰烈烈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今年2月,杭州市城管办开展了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调查,在对1686名市民的调查中,99%的市民认为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杭州城市环境,97.82%的市民赞成实施垃圾分类。
数据表明,对于生活垃圾分类,杭州市民是支持的,只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麻烦和困难。
也有市民认为,生活垃圾分类,又是场“作秀”,就和禁烟一样,要不了多久,四个分类垃圾桶,还是会变成到“一个”。更多市民持观望态度,这次生活垃圾分类,到底能走多远?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家务活都比生活垃圾分类要难,但大家还是每天都在做,因为是利己,而垃圾分类是利公。殊不知,利公最大的受益者其实也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时隔10年后的这此垃圾分类究竟能走多远,我们拭目以待。
□通讯员 邱霞 高媛媛 曹雯
实习生 王玲
记者 岳雁 黄轶涵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