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2日,产融资本论证会;4日,电子商务工作会议;5日,物流体系会议……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董事长胡江潮3月份的工作日程,就这样满满当当。
2008年,“浙江物产”在全省率先突破千亿元销售规模,位居全省百强企业榜首、全国五百强企业第51位。不久前,“浙江物产”首次入选“2009年世界著名品牌500强”。
进入“后千亿时代”的“浙江物产”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到2015年实现经营规模2017亿元,进出口总额、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均翻一番,立足世界500强,成为跨国公司。
再创一个千亿!“浙江物产”制定了战略升级新规划,清晰地勾勒出实施路径。
胡江潮告诉记者,“浙江物产”通过上拓资源、中联物流、下建网络,由一个经销大宗生产资料的传统贸易商,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流通企业转型提升。
这是一次从大到强的升华。
重金打造中国钢铁网
5年前从一个简陋的平台起步的上海大宗钢铁电子交易中心,去年交易量为1.3亿吨钢铁,产生1.5亿元利润,拥有7200家客户。这骄人的业绩,让大股东浙江物产集团欣喜之余,萌发新的商业梦想。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中国钢铁网,目前在中国的生产资料领域,这样的钢铁电子交易平台还没有先例。”胡江潮对此充满信心,“我们的优势是强大的品牌、实体网络、供应链体系,以及中期、远期钢铁交易的成功实践。”
这是“浙江物产”继建立“浙金钢材”全国连锁经营体系后的又一商业模式创新。蓝图中,这是一张网上与网下、现货与期货、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全新营销网络。“我们提供渠道和服务,众多交易在这里发生,当然我们同时也在壮大”。
据悉,“浙江物产”已将发展钢铁电子商务列为今年的“一号工程”,1月正式启动,计划先期投资1000万元,在集团10余家成员公司内部完成支付、物流等系统的无缝对接,再引进新的钢厂客户,用一年时间覆盖全国,形成商流、物流、电子商务、期货相结合的新业态,引领钢铁贸易新潮流。
产融结合玩转资本魔方
作为浙江物产集团投资部负责人,戴建成最关注房地产和汽车市场动态,因为这些信息直接关系到集团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
去年以来,“浙江物产”在资本市场上屡有新手笔。去年6月,与建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签约战略合作,对方承诺出资4000万美元参与“浙江物产”旗下上市公司“南方建材”的定向增发。
去年8月,浙江物产集团成为浙江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同月,其旗下的浙江物产元通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部资产注入“中大股份”。
“优质资产证券化,是我们接轨资本市场的探索。今后更要利用资本运作来实现新千亿目标。”戴建成告诉记者,集团今年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互动结合列为重要课题,工作千头万绪,现在他缺的就是人手。
“集团每天有8个亿的资金进出,产融结合得好,就可以利用这种充裕的流动性,推动企业在高位再上台阶。”省发改委一位官员如此评价。
记者了解到,过去几年来从金融创新中尝到甜头的“浙江物产”,今年将进一步玩转资本魔方:通过内部银行运作,进行头寸调度、票据管理、汇率管理等;外部,通过银企合作,探索发展供应链金融、金融租赁等新模式……
抢占生产性服务业新高地
近来,“浙江物产”物流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宏生频繁穿梭于台州和宁波。
作为“浙江物产”在两地物流服务平台的具体负责人,徐宏生的工作繁琐而又富有挑战:集团2006年底在台州通过改造旧厂房搭建起来的先进制造业服务集聚区,今年面临服务和功能配套的进一步提升;与宁波港集团和宁波镇海区政府联手打造的宁波(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而为物产集团各成员公司服务的物流平台首先得建立和完善,方方面面都需要协调。
“我的工作就是做好服务。”徐宏生说。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物产集团近几年的角色转变。
“像台州的船舶业,以前我们只是把钢材卖给船厂,做的是一榔头买卖,现在通过整合集团的整体优势,为当地船舶业提供从原材料采购到出口交付的各个环节的集成式服务。”徐宏生介绍。
数据显示,通过这种区域集成运作,3年来物产集团在台州的经营规模已超过70亿元,而和政府共同搭建的先进制造业服务中心为当地船舶工业提供了设计、质量检测、融资信贷、会展等多种服务,充分发挥了大企业的优势和带动效应。
现在,“浙江物产”欲将这种多赢模式“复制”,全面进入价值新高地——生产性服务业。
记者了解到,作为宁波(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的首个开工项目,“浙江物产”的首钢浙金钢材加工配送项目一期已投入运营;在武义,物产集团针对永康、武义、缙云区域具有1000亿元产值和1100万吨钢材需求量的五金产业特色,将斥资10亿元建设一个占地近500亩,集加工、仓储、配送、金融等为一体的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在浙北,将与嘉兴市合作共同打造嘉兴港(独山港区)集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服务、海运商务服务、港口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体系示范区……
打造生产性服务业平台群,正成为物产集团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