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规律办事”
当然,李书福的队伍中还有赵福全(2006年从华晨到吉利,现为集团副总裁、CTO、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尹大庆(曾任职杜邦、华晨,2004年任吉利集团CFO)这样的技术、财务精英。赵福全对于沃尔沃项目只字不谈,尹大庆我们未能约到。
2010年1月9日,李书福与一众中国汽车业老总受邀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演讲,工信部副部长苗圩在座。李上台,打开PPT文件,上书五个大字:按规律办事。
李在重复他无数次讲过的话。他知道听众会笑,他知道他们对于套话仍然不会在意。李自己相信。
“我1993年开始想造汽车,1994年造摩托车,1997年搞汽车,1998年第一辆汽车下线。我当时想到的比今天远得多。”2009年4月,李书福在北京对《中国企业家》说。现在应该把他的话放在沃尔沃背景下。“我的想法,就是把人才培养好,吉利大学变成中国最好的大学,人才都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汽车不就能造好了吗?这是我的总体安排,不是有多少钱能买来的,不是有多少厂房设备就能跟我这种思想去抗衡。这种战略上的安排一旦形成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2010年1月29日,在上海,李再次对我们说了类似的话。“中国在技工技师培养方面、汽车人才培养方面是有差距的,我们下决心自己搞。从这一点你就可以分析,我们的战略是由来已久的。不是像有些人,临时圈块地,盖一个工厂,明天就卖,走到哪里算哪里。”
“2002年,我们说,我们想收购沃尔沃,但是必须把我们现在的事情做好,必须把我们的技术、管理、质量搞上来,不上来怎么收啊?我希望自己的工作做扎实。”
如果沃尔沃提前出售、吉利并未做好准备呢?“不可能。”李说,“哎,这个我算的准得很。吉利进入汽车工业也是最准确的时间,早三年不行,迟三年也不一定是好事情。”
对于那些怀疑并购完成后吉利的整合能力、并以联想收购IBM、上汽收购双龙作为类比的看法,李书福不以为然:“这个是完全不同的、不可比的项目。它们都是偶然的机会,我们是事先策划的。我的笼子布在那里了,知道鱼是会来的,人家是看到鱼后乱弄的。不一样的,这是规律呀,整个是在我们的把控之中。”
从做冰箱、摩托车到制造汽车,包括办吉利大学,李书福一直处于不被许可中。他预料到吉利会在2009年受到政府高度重视、被树立为自主品牌榜样吗?他在2009年4月的回答是:“把中央精神弄清楚了,再看省里市里县里的政策,你就会发现中央精神跟下面具体做的不一样。这个差距慢慢会缩小的。我们首先要根据中央精神决定我们要做什么,这个过程中这个部门卡住了,那个部门不配合,那我们就认为它没做好,是部门的问题。我们要想办法去解决它。是很郁闷啊,但是这个问题慢慢国家会解决的。”
这一次,他说:“你要相信‘三个代表’,共产党是想这么做的,你真这么做了,他就肯定你嘛,肯定了就支持你嘛。这个东西为什么还要怀疑呢?我们在兰州建一个工厂,人家说你们要干什么?我觉得很简单,西部大开发嘛。湘潭建一个厂,中部崛起,那我们就崛起啊,就进去了。这也就是规律。”
一个人可以同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一个机会主义者吗?
李书福可以。
“我不是伟人,是草民。我们的努力得到了认可,我们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到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