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
2009年12月2日,有读者报料,三里新城桂苑××幢×单元1楼,一对老夫妻死在家里,大伯76岁,大妈73岁,杭州退休职工。当天早上,邻居路过他们家门口时,闻到了很重的煤气味。保安叫来老夫妻的儿子,儿子打开门,发现父母死在卧室床上,报警。
“阀门肯定没关,关了肯定就没事体了……”
“我估计管道老化,漏气了……”
“也可能用火烧啥东西,风一吹么灭掉……”
小区很多居民在议论。
就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液化气泄漏,老两口煤气中毒时,快报独家提出质疑:液化气泄漏真的能造成煤气中毒并致人死亡吗?
本报记者何欣专门采访了燃气专业人士,并在报道中明确提出:这个案例中煤气中毒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燃气专家说,液化气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导致中毒,这种情况是有的。但是,单纯液化气泄漏让人窒息死亡,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从1986年我做这个工作开始到现在,杭州还从来没有过。再往前,杭州历史上,据我了解也是没有的。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本身是无毒的,浓度积累到很高的程度,窒息也不是不可能,但实际生活中发生的情况非常少。
这对老夫妻有没有可能是液化气不完全燃烧导致中毒?
燃气专家说,理论上讲,可能性也不能说没有,但这种可能性很小很小,尤其是在面积为8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这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两天后,快报记者的看法得到了印证,老夫妻不是煤气中毒,是他杀!
警方宣布,两位老人系机械性窒息死亡,死者的儿子杨某有重大嫌疑,被刑事拘留。
昨天下午1:30,杭州市中级法院,儿子杨某作为杀死父母的嫌凶,站在被告席上。
杨某,45岁,杭州人,大专文化,身高约1.73米,纤瘦斯文,戴一副黑框眼镜,脚上铐着脚镣。
检察官宣读起诉书:2009年12月1日,杨××向其父母亲提出变卖房产以帮助自己还债的想法,遭到父亲极力反对后,产生杀害父母的歹念,采用捂鼻、捂嘴等手段,将父母杀害,行凶后又伪造了两被害人系煤气中毒死亡的假象……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
杨大声说,有两点异议!
他语出惊人:动机不是因为索要房产,杀死双亲原本是为了救母。
杨调整了一下站姿,似乎思考了一下说,事情要从6年前讲起。
“我父母在江干区农药厂宿舍有套房子,写的是父母的名字。我自己名下有三套房产,6年前离婚,房产都给了前妻,包括三里新城这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案发地点),后来因为儿子读书的问题,前妻和我父母商量换套房子住。就这样,我父母搬到了三里新城,前妻和儿子住到农药厂宿舍。”
杨和女友在外租住,不和父母住在一起。
“我是做电器贸易的,开了一家公司,2008年资金周转不过来,于是用父母名下农药厂宿舍的房产做抵押,向一个姓高的人借了30万。抵押的事父母是同意的,父母还陪我一起去公证处办理了抵押手续,签了字。”
杨承认,劝说父母抵押房产时,他一直说别担心,自己会安排好的。
检察官打断他的话:“证据显示,你从2005年就开始到处借钱,外债高达200多万元,借来的钱都用在哪里?”
杨低头说,都用在公司营运、个人消费上。
杨的叔叔证实,杨花钱大手大脚,哥哥和嫂嫂(指杨的父母)每个月有4000多元的退休工资,几乎都给了儿子,老两口过着很节俭的生活,“哥哥嫂嫂都要等超市打折才去买东西。”
一位邻居大妈说,三里新城小区现在用瓶装气的人家很少了,可杨母还在用,就是因为单位每年都发4张液化气票子。
2009年下半年,杨的公司倒闭,抵押房产到期,姓高的债主多次催债,杨焦头烂额。
“不要说30万,我一分钱都拿不出来,案发前两个月,我回家偷偷和妈妈说,(农药厂的)房子可能保不住了,要被债主收走,让她做好心理准备。”
这是父母惟一的房产,杨母听后大惊,追问儿子,今后让她和老伴住哪里?
杨提出,让父母出去租房子住。
杨母让儿子不要和父亲说,让她先去通通气。
杨在法庭上说,父亲脾气不是很好,他对父亲有些惧怕。
案发当晚,杨回家吃饭,母亲已经把事情告诉了父亲,吃过晚饭,杨父开始骂儿子。
“我爸爸骂我,说他不管了,快80岁的人还被我弄得团团转,最后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骂我不孝子,还骂我妈妈从小太宠我,宠坏了……”
杨认为,当时他的父亲很不冷静。
晚上8点,父母回房睡觉,杨在自己房间里玩了会电脑,过了一会,杨父进来了。
“爸爸问我到底欠了多少钱,我说100多万,他就跳起来,骂得更凶了,说我做人和做鬼一样,后来我妈进来把他拉走了。”
杨觉得很无趣,收拾了东西准备走,路过父母房间,听到父母在大声争吵,就推门进去。
杨说,他顶了几句,父亲就让他去死,他赌气,说死就死,无所谓,然后冲进厨房,点着煤气。
正在这时,没电了,他就随手关了煤气,到一楼过道去看电气开关,拉下空气开关,看到灯亮了,他又走回家。
说到这里,杨深深吸了口气,慢慢地,一字一板地说出下面的话:
“我回到家,发现父母房间的灯还是没亮,就推门进去,结果看到爸爸在打妈妈,用一个枕头捂在她脸上。妈妈已经不会动了,我吓死了,扑过去阻止,爸爸转身打我,我就捂住他的嘴鼻。我看到妈妈动也不动,很伤心,想妈妈可能已经死了,手上力气就不自觉大起来,捂了一会,也没多久,大约1分钟,爸爸一直挣扎,后来就不动了。”
“我很怕,瘫坐在床上,这时我妈突然动了一下,好像挣扎着要坐起来,我赶快过去扶她,问她怎么样,好不好,她眼睛直愣愣的,又软了下去,小便失禁,尿到我的脚上。”
“我想过打120,脑子里念头很多很乱,又想到如果打了120,自己杀死父亲的事情就要暴露,妈妈已经不行了,医生来了也救不活,家里总要留一个人,如果我死了,妈妈也活不下去的,所以我就选择了保护自己。”
检察官追问,接下来你做了什么?
杨开始结巴:“我……我……想把她也弄死算了……”
杨说,他最后伸手捂住母亲的嘴鼻,将她闷死,然后把父母搬到床上,摆成平时睡觉的姿势,打开煤气开关,找出一件不常穿的羽绒服穿上,戴上帽子,关上门,离开小区。然后在女友家附近扔掉羽绒服,回到女友家里。
检察官大声质问,杨××,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你还不说实话吗?希望你能给死去的二老一个事实!
杨沉默了一会,说:“作为一个儿子,我也不愿意多说父母坏话,但这就是事实。
杨的律师辩称,杨并不是为了房产,蓄谋杀害父母,而是冲动之下杀人,而且杨父的行为刺激了杨,对此亦有过错,希望法庭给他一个机会,不要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检察官愤怒了,连续出示多份证据。
邻居和亲戚在警方笔录中证明,老夫妻关系很好,很注重身体保养,平时从不吵架。
尸检报告称,杨父母的血液中都检出安定(一种安眠药)成分,而杨父是从来不吃安眠药的,两人的医疗保险和病历本上,都没有开过安眠药的记录。
检察官大声质问杨:“就算父亲责怪你,也没有必要杀死他自己的妻子,你的说法不合情理,而且安眠药你怎么解释?”
杨嗫嚅:“这是事实,安眠药我也说不清楚,不知道怎么回事。”
检察官转向法官:“杀死父母不论从法律和伦理,都不可原谅,应依法以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
法官示意杨作最后陈述。
杨长叹一声,缓缓说道:“案发至今四个月了,这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四个月,也是度日如年的四个月,我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站在被告席上。从我懂事、成长、就业,我的父母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应该感恩,可是却在他们应该安度晚年的时候,我犯下了如此不可饶恕的罪过……这四个月,我一直在静坐思过,我和父母的关系是不是就那么差……我很尊重、孝敬父母的,结婚那天我就和妻子定下原则,每年年三十必须要在我父母家过……”
法官打断他:“说重点。”
杨又长叹一声:“我做生意本分,安稳做人,连和邻居吵架都没有过,请法庭看在我一直表现良好,从轻发落……”
法官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都市快报 严静 钟法 刘波 郑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