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ntou!3#这起案子发生后,一度被邻居传为是一起煤气中毒导致的意外事件。后来经过警方详细调查后发现,这竟是一起凶案。被害人是一对年过七旬的夫妻,嫌疑人是两位老人的亲生儿子。
“再怎么说都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他怎么就下得了这个手啊。”昨日下午,45岁的杨某被押上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1号刑事法庭被告席时,旁听席上一阵骚动。
眼前的杨某皮肤白皙,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一身休闲装扮。检察官指控,杨某于去年12月1日在三里新城父母的住处将二老杀害,并伪造煤气中毒现场(本报去年12月3日、5日有详细报道)。
杨某昨天在庭上承认,确实是他亲手杀害了父母,但动机不是为变卖父母名下房产以还债,只是一时冲动。
由于昨天庭上杨某道出的杀人过程和起诉书描述的不同,让此案变得悬疑重重。
庭审时对指控提出异议
庭审是从昨日下午1点半开始的,除了在最后陈述时两声长叹之外,杨某在法庭上大多数时间里都显得很平静。
“说我想变卖父母名下的财产还债而产生杀人动机是不对的,我是看到父亲用枕头捂住母亲鼻子和嘴巴才冲上去掐他(指父亲)的脖子。”检察官宣读完起诉书后,杨某对指控提出异议。杨某说,欠债的原因是公司周转以及买房按揭和支付孩子的抚养费需要花钱。
“一开始我是先和母亲说的。”杨某回忆,他曾向别人借过30万元钱,当时是经过父母同意,并用父母在华家池的房子作为抵押。而案发前,这笔借款已经过了最后还款期,由于债主追得急,父母在华家池的房子随时可能被拍卖。
“当时母亲很吃惊,劝我先不要把这件事告诉父亲,因为父亲肯定不会同意将房子拍卖给我抵债,母亲说找个合适的机会再向父亲说明。”杨某说。
自称一时冲动杀害父母
去年12月1日傍晚吃过饭,杨某在洗漱。“父亲走到我身边说,这个事情和他们无关,‘你欠的债,我们不管了’。听完父亲的话,我知道他已经晓得债主逼债的事了,我们发生了争吵。”杨某说。
晚上8点,父母准备睡觉,杨某回房上网。晚上9点多,父亲来到杨某房间,问他在外面到底欠了多少债,两人再次发生争执,期间还有过肢体接触。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杨某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听到父母还在为他的事争执,于是走进父母的房间说,这个事谈不拢,等与债主协商后再说。
“父亲这时从床上跳了起来,大声说,这事不用商量了,我这个儿子他们白养了,他们都这么老了,房子到时拍卖了,没地方住,做人还不如做鬼。”杨某和父亲你一句我一句,气氛变得紧张。
杨某说,随后母亲也加入了争吵,父亲责怪母亲,是她把儿子宠坏了。
“就在这时,屋里断电了。”杨某说,等他下楼看完电表后回到屋里时,他发现父亲正用枕头捂住母亲脸部,于是冲上去掐住父亲的脖子。
“当时只是一时冲动,头脑发热。”杨某说,父亲越反抗,他掐得越紧,并腾出手使劲捂住了父亲的嘴和鼻子,直到父亲没了呼吸。
“我回过头,看到刚才倒在床上一动不动的母亲突然动了起来。她还想撑着坐起来,但还是躺下去了。”提及杀害母亲的原因,杨某辩解,“我是看到母亲奄奄一息,心想即使救护车过来也可能救不活,如果抢救过来,我杀害父亲的事情就会暴露,于是心一横,捂住了母亲的嘴巴和鼻子……”
离开家前,杨某将父母挪动到原来睡觉的位置,并给他们盖好被子,随后打开煤气,制造煤气中毒的假象。
公司陷入困境四处举债
“公司是2009年下半年开始难以维持的。”杨某说,自己经营着一家贸易公司,为了资金周转,他从2005年开始向外借债,到2009年,底下的几家代理公司突然将固定资金抽走,经营一下子陷入瘫痪状态。
“我平时不赌博也不吸毒,2004年和前妻离婚时3处房产都留给了对方,因为我向前妻借了100万元左右的债。”杨某说,为了支撑公司,他先后举债200多万元。
2008年10月,杨某向高某借了30万元债,并征得父母同意,和父母一起到公证机关做了抵押公证,将父母位于华家池农药厂的房子作价40万-45万,如果到时还不了债,债主可委托法院将房子进行拍卖抵债。
“30万元的借款期限是1年,到去年10月,债主开始多次催债,公证处也给我打来电话,于是我将父母安顿到前妻所有的三里新城桂苑12幢的房子里,以逃避追债。”杨某说,当时自己实在没办法筹到30万元,而且事情也没办法再拖下去了,于是找父母商量,好让他们有个准备。
“这是我人生中经历的最漫长的4个月,也是度日如年的4个月。我从来没想到过,有一天自己会站上刑事法庭。”在最后陈述阶段,杨某表示后悔,“父母在我读书、创业时给了很大帮助,亲朋好友也给了很大支持,我本该感恩,让父母享受晚年,过安安稳稳的日子……但现在我所做的事,于法、于情、于理都不容,亲手杀害一路陪我走过来的父母,我的罪行是不可饶恕的。”
疑点:死者体内的安眠药从何而来
在昨日法庭上,最让人吃惊的是,检察官出示的尸体检验结果显示,杨某父母体内都检出了安眠药成分。
亲朋好友及邻居都证明,杨某父母虽都年过七旬,但十分注重身体保养,包括杨某在内,都说两位死者生前从没服过安眠药。
检察官庭上出具的证据也表明,杨某的父母都享受公费医疗,但在他们的病历中,从来都没有配安眠药的记录。而杨某从被抓获到昨日法庭上,都不承认自己给父母下过安眠药。
除了安眠药从何而来成为本案的疑点之一外,杨某所说的,他是看到父亲将母亲掐昏后,才去掐父亲的。尽管警方在杨母脖子处提取到了血迹,但这些血迹是杨某的还是杨父的,目前还无法判定,因为两人是父子关系,DNA不能做出排他案,杨父有没有掐杨母这又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对此,检察官举了多个证人证言,表明杨父、杨母共同生活四五十年,平时关系非常要好,不太可能出现杨父掐杨母的情节。但现在的问题是,杨父、杨母都已身亡,仅凭证人的话,并不能证明杨某在撒谎。
杀人动机成为辩论焦点
“房子已经不由杨某父母控制,谋财害命难以成立。”法庭辩论过程中,杨某的律师对检察官指控杨某为变卖父母财产的杀人动机提出质疑。
辩护律师说,杨某父母的房子已经做了借款抵押公证,到期杨某不能还债,债主随时都可以对杨某父母的房子进行处理,即使他杀害了自己父母,也不可能拿到房子,那么他有什么理由要亲手杀害自己的父母呢?
“我和父母关系不能说非常融洽,但也不能说不好,我对他们还是很尊敬和孝敬的。”杨某在最后陈述时说,“我不好说已经死去父母的坏话,但有两点可以证明。一是从结婚时,我就和前妻立下规矩,每年大年三十一定要和父母一起过,这些年都坚持下来了。”
杨某没来得及说第二点,审判长打断了杨某的话,要求他针对犯罪事实和指控的罪名作最后陈述。
杨某最后说:“我平时做人、做生意都是本本分分,杀害父母是出于一时冲动,希望法庭本着治病救人、惩前毖后的精神,给我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旁听席上坐着杨某的几个朋友,他们告诉记者,没想到杨某会做出这样的事,即使听到消息后也很难一下子接受。
杨某的叔叔也来到了庭审现场,说起大哥大嫂的死,他眼圈红了:“我这个侄子平时是好吃懒做,但没想到他敢做这样的事。”
法庭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审理后,将择日对本案作出一审判决。
●新闻链接
去年12月2日,有人发现杭州三里新城桂苑一对老夫妻突然死亡。当人们闻到从二老屋内传来浓浓的煤气味时,很多人以为这是一起煤气中毒所导致的意外事件。
死亡的老夫妻都是杭州人,大伯姓杨,76岁,是某药厂的退休工人;大妈姓虞,73岁,是红会医院的退休医生。老夫妻留给邻居们的印象是非常节约。
本报曾在去年12月3日对此事进行过报道,但经过煤气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查看测算后得出结论,即使满瓶煤气都漏光,老人也不可能中毒身亡。
一时间,这对老夫妻的死因变得扑朔迷离。12月3日以及12月4日,本报记者再次返回现场,通过对周边邻居的采访以及向警方求证,证实这并非是一起因煤气泄漏导致这对老夫妻死亡的意外。
12月5日,本报又报道了《煤气中毒,警方为何现场调查一整天》,终于将这对夫妻的真实死因进行了披露,老夫妻是死于他杀,嫌疑人是亲生儿子。但由于当时的种种原因,有关这起案子的一些细节一直鲜为人知,直到昨天的庭审现场。
□通讯员 刘波 钟法 记者 陈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