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02日讯杭州湾湿地和沿海滩涂历来是一块宝地,也是近海鱼类和鸟类繁衍的好地方。但是,记者近日在慈溪周巷西三码头一带走访时发现,这里的滩涂寸草不长,鱼虾几乎绝迹,鸟类基本难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恶臭味。当地渔民说,这主要是少数电镀企业和一些腌制企业随意排放废水引起的。
污水排放管道明暗交织
3月31日上午,记者来到西三码头建塘江东侧附近的公路上,远远地就看到一辆改装过的车辆在公路上倾倒恶臭难闻的黄褐色废水。这辆车牌为浙02-32021的槽罐车驾驶员告诉记者,他是被慈溪周巷镇一些榨菜腌制企业雇用的,专门收集腌制废水。“这些废水不好处理,但排放是经过当地镇政府同意的。”这名中年男子对记者说。
记者观察到,这些废水沿着公路边流到了附近的田地里,汇集成一个个污水坑,上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油腻。而污水坑周边的区域内,草木已经枯死发黑,周围难觅生命的痕迹。
这些废水最终流到了哪里?附近的渔民告诉记者,它们全被偷偷排放到相邻的建塘江中了。而江上有一扇闸门,直通杭州湾海域,每当涨潮的时候就会开闸放水。而这个时候,污水坑里特制的“阀门”就会被人偷偷打开,将浅滩里的污水排到江里,然后畅通无阻地流向附近的海涂上。
在渔民的指点下,记者看到了所谓的“阀门”,它们是一个个用编织袋装成的沙包,沙包上端拴着一根绳子,这些沙包平时用来堵住早已挖好的暗渠,需要排放污水时,只要一拽绳子,“阀门”就会打开。反映问题的一位渔民当着记者的面打开了一个沙包“阀门”,只见“阀门”一开,浅滩上的污水就哗哗地泄向建塘江,污水坑的水位在数分钟内就开始下降。记者数了一下,在一处浅滩上,这样的“阀门”就有4个。
在西三码头的西面滩涂上记者还看到了另外一处排污口。因为还没有涨潮,一条“白色”的小河显露了出来。黄色的水挟裹着诡异的白色泡沫流进海里。
记者爬下海塘后观察发现,这个污水排放口很隐秘,它的水管藏在石堆下,如果不是站在石堆上面听到哗哗的流水声,根本发现不了。
污水“入侵”渔民损失惨重
施先生是慈溪周巷人,他多年生活在西三码头附近。“西三,可以说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从儿时起,我就随父辈在这里赶海。很多年来,每当退潮的时候,海涂上爬满了螃蟹和跳鱼,天空中飞满了各种鸟类。这一景象引来许多游客观光。那些年,我在这里从事养殖业,还开了一家餐馆,生意非常红火。这一切得益于西三码头优美的环境。”说这番话时,施先生眼里充满了对往事幸福的追忆。
但噩梦开始于三四年前。施先生告诉记者,由于这里成了许多企业排放污水的“乐园”,致使这一带的环境急剧恶化,来这里的观光客几尽绝迹。餐馆生意做不下去了,他就开始养殖鱼虾,但不少被毒死了。
在西三码头附近,靠海“吃饭”的渔民有几十户,他们纷纷向记者反映,污水“入侵”海涂让他们损失惨重。
养殖户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和另外8个养殖户在政府的默许下承包了五六十亩鱼塘。仅他一个人去年就投入了近30万元,但现在是血本无归。他说,之前他养了几万只青蟹,结果收获的时候只剩下几千只,其余的都被毒死了。
另外一名在这儿住了十几年的渔民老林告诉记者说,他围了220多亩滩涂养殖青蟹,目前存活率不到30%。没污染之前,每年的收入有二三十万元,被污染之后,收入减少了三分之二。
“我们也向环保部门反映过,慈溪环保局也来查看过了,承诺会尽力查处,但一直没有实际行动。”施先生说。
施先生告诉记者,从前年开始,他们突然获得了一笔赔偿,也不清楚到底是政府还是企业给的,前年给了14万元,去年给了8万元,平均下来就是每户每亩补偿到17元左右,但他们每亩投入的成本却要400元至500元,因而这个补偿无异是杯水车薪。
环保部门:将加大整治力度
由于西三码头一带位于慈溪和余姚交界处,排污企业也涉及到两地,为此记者分别联系了慈溪市环保局和余姚市环保局。
慈溪环保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慈溪境内排放污水的企业主要是周巷一带的榨菜生产企业。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来看,对这些高浓度的腌制废水进行达标处理是个难题,而且慈溪境内也没有针对性的处理设施。目前,为了尽可能减少对生活区的影响,周巷镇政府只能动员企业,把周巷镇内的腌制废水收集起来,统一排放到人迹稀少的西三码头那边。这些废水在几个租来的鱼塘里先沉淀一段时间,然后再排入大海,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名工作人员强调说,这只是暂时性的过渡措施,待条件具备后,将采取更妥善的处理办法。
余姚环保局一名工作人员答复记者时说,对于榨菜行业的污水问题,余姚也面临着和慈溪一样的难题。对于电镀厂的废水,去年环保部门曾联合小曹娥镇政府对辖区内的电镀企业进行过环保整治。经过有关部门联合验收,达到了整治要求和国家排放标准。
根据记者描述的情况,余姚环保局昨天去现场实地进行了查看。该局工作人员认为,不排除个别有生产性废水产生的企业利用夜间或者节假日在偷排漏排。
为此,余姚环保局的工作重点将会集中在进一步整治电镀企业废水排放上,尽可能地减少废水排放,同时还将加强对那些偷排漏排企业的打击力度。 (宁波日报 记者 杨绪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