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06日讯 据《今日早报》报道从南到北,走过福建最重要的城市,似乎机会无处不在,却又不是唾手可得。毕竟,在经济发展到今天,和当初一样,靠炒作,靠资金推动而获得高收益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浙商要在海西站稳自己的位置,还需要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
厦门海沧大桥
机遇和风险永远是孪生兄弟,在采访过程中,不少企业家对投资海西的潜在风险也作出了提醒。
今天投资海西,浙江企业家需要的不仅是资金,更多的还需要人才、眼光、科技和手段的创新。
房地产业潜藏着规模风险
2009年,是福建群升置业最幸运的一年。
“去年5月,我们拍到了一块流拍3次的土地。”群升置业的总经理、福建浙江商会执行会长辛向荣对记者说,“起拍价从8亿元,最终降到3.6亿元。而我们则以5.64亿元的价格拿下;当然,现在的价格远不止5.64亿元了。但这就足以说明地产行业潜在的风险。”
辛向荣对记者说:“目前,福州的房价多在1万元/平方米左右,不到沿海其他省会城市的50%,而且也远远低于厦门的房价。我认为,将来房价的上涨空间仍然很大,房地产行业值得投资。但是,并不是任何企业都有条件进入福州房地产市场。现在,福州价值洼地的概念已经为很多房地产开发商所接受。万科、华润、华辰等地产巨头已经纷纷布局福州。无论哪里的土地,都要经过激烈的竞争才有可能拿到。正因为如此,一些小企业根本没有机会拿到土地;另一方面,即使高价拿到土地,开发利润也可能成为问题。”
制造业的人力资源风险
乔治白是温州知名的服装生产厂家,进入福建市场后,乔治白主攻职业装市场。在福建,它们占据30%左右的高端职业装市场份额。对于海西,浙江乔治白的副总经理董加余感觉到了机会,同样也看到了压力。
“高端职业装的市场,基本上保持每年30%的增长,而我们也在稳步增长。海西概念的提出会推进市场竞争,这个对我们有好处,因为我们在外地打拼,靠的就是提高质量。但是,对我们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带来了人力资源的风险。将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海西;那么,对劳动力的争夺更加激烈。一些企业,很可能面临招不到工人的问题。”
董的忧虑并不是杞人忧天。在“有氟密”,记者了解到,今年,“有氟密”在福鼎的生产基地只招聘到了180名左右的工人;而因为新增加了一个车间,实际可容纳的工人数是400人。“这样的招工情况,其实和大批企业进驻福建有密切关系。”
2010年,珠三角、长三角都碰到一个问题——招工难。在经济学家看来,招工难的背后其实是产业转移。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生产基地从沿海转移到了中西部地区。这里的劳动力再也用不着奔波千里打工,“家门口打工”现状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投资海西的企业,如何解决劳动力和人才的问题,也是需要提前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