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06日讯 3月29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长三角金融论坛上,出现了颇有意思的一幕:江苏省常务副省长赵克志、浙江省副省长金德水先后上台演讲,不约而同地当着央行副行长兼上海总部主任苏宁和央行一大帮司局级官员的面,呼吁尽早把浙苏二省列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金德水更是激情一诺:“江苏所承诺的相关服务,浙江会做得更好!”全场为之莞尔。
浙苏二省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相思”之急切可见一斑。由此,“升温”、“扩大”、“机会”等成了与会各方点击频频的热词。
热词1
升温
对上海“老大哥”,到目前为止,浙苏二省还只有羡慕的份。
去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大幕初启,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唯一试点城市,惬意地喝到了“头口水”。
然而,上海方面觉得,这一“头口水”喝起来并不那么轻松。起初,沪上不少企业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并不“感冒”,推出后便处在一个“温吞水”状态,直到半年后方有了明显的“热气”。“自去年末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始呈现急速升温势头,业务量明显增加。”说这话的是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
这位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出身的金融官员,张口就报出了一串数字:截至3月25日,上海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量已达73亿元,约占全国的50%,其中今年以来的结算金额就达50亿元;参与试点的首批企业有92家,第二批已上报的有963家。虽然结算量与庞大的进出口额相比仍属小众,但其对企业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作用开始显山露水。
作为首批试点银行的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其所办理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占据了上海地区的“半壁江山”。该行行长董唯俭透露,自试点启动以来,该行主要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南非和香港等地开展试点业务。目前,全行已办理试点业务近80笔,累计金额突破30亿元,完成人民币购售4.8亿元。
短短半年间,上海如何完成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从冰点到沸点的升温?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解释,试点业务本身的推开就需要一定时间,另外,还有赖于相关配套制度的跟上。比如,海关异地报关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解决,相关税务制度也已明确,虽然人民币结算不纳入外汇核销管理,但同样可享受出口退税政策。种种利好因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不少企业愿意尝试用人民币作跨境贸易结算。
企业对此感同身受。宜家集团中国区财务总监苏欣说,对外贸易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贸易双方获得的货币能在国际市场上自由流动。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所以它在国际市场上还不能自由兑换。这是企业无法大范围使用该项业务的一个主要原因。苏欣认为,银行如果能为外贸企业提供特色产品,提升收益,那将有助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
渣打银行杭州分行行长吴鹏表示,在现行的代理行模式下,境内银行与境外参加银行签订结算代理的服务协议,能为境外银行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提供包括跨境人民币购售及账户融资等在内的一系列金融服务。她说,逐步制定更成熟、更有针对性、收益也更高的理财产品和服务方案,有利于增强竞争力,提高人民币的国际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的境外银行投身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热词2
扩大
面对浙苏二省参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的呼声,苏宁,这位央行副行长兼上海总部“掌门人”显然不会无动于衷。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明确表示,将稳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
苏宁说,我国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基本思路,是为了减少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不必要的障碍,为跨境贸易提供便利。应该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一个市场化的选择。以前企业主要用美元和欧元进行贸易结算,现在能用人民币结算,企业就会根据自身实际,去选择用哪种货币结算更方便、更安全,风险最小。
苏宁透露,现在国内参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一共有5个城市、近500家企业。发展势头不错,自2009年7月6日启动试点至今年2月底止,全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已达到126亿元。下一步试点范围和数量都将会稳步扩大,全国已有14个省市提出要加入试点,并都希望扩大试点的境外地区。有关部门目前正在研究,希望能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人民币贸易结算是在资本项下完全没有可兑换的情况下开展,也就是说,国外拿到的人民币不能够进入到国内的资本市场。”苏宁希望在境外能有一些人民币离岸市场,使得持有人民币的境外企业和个人可以在市场上获得收益,这也将有利于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发展。
“我们感觉境外人民币接受程度还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民币的发展。”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副局长方上浦对此表示认同。现阶段人民币还没有实现可兑换,境外的人民币市场还未形成规模效应,境外人民币流通和沉淀,还主要限于周边相对来说本币比较弱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港澳地区。境外机构的人民币来源有限,除了进口大陆商品和服务,存放开户行或者兑换外币之外,人民币还没有太多合法运用的渠道。
同时,资金成本和经济的因素也影响了试点业务的成长。方上浦说,目前人民币与境外试点地区的许多小币种货币还没有官方的直接汇率,须通过美元等一些主要的货币来进行套算,无形中就抬高了企业的成本。因此,需要在风险可控情况下,探索扩大境外主体人民币的来源和应用渠道,包括境内和境外两个市场。据其透露,外管局正在探索推动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以拓宽境外人民币来源和运用的渠道,逐步开放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的管理,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
“目前试点政策把境外贸易对手限定在港澳和东盟一些国家的企业,采取行政准入的方式来确定企业的试点资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潜在需求。”方上浦表示,在一些地区,特别是非洲、拉美一些国家的部分地区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此外,一些欧盟的客户也对人民币结算有兴趣,下一步可以考虑放开境外区域的限制,并将准入的标准公之于众,供试点地区自行选择;同时稳妥、审慎地放开试点内的区域。
“现在境外试点区域主要为香港和东盟地区,试点企业基本为大型国有企业和出口领域的龙头企业,其主要进出口的市场大多数为欧美日发达国家或通过香港转口至上述市场。”海关总署监管司副司长李伟则认为,应把与香港、东盟地区来往较为密切、人民币结算需求较强的中小企业和港资企业纳入试点范围,以充分释放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有效需求。
热词3
机会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将稳步扩大,显然给外贸大省浙江的企业带来了更多的“走出去”机会。
“浙江外向型经济规模较大,对推动跨境贸易结算有着强烈的意愿与现实需求。作为一个外贸大省,浙江期待着尽早成为试点地区,与沪苏一起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省金融办主任丁敏哲在接受采访时言辞恳切。
丁敏哲表示,浙江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基础、有条件,当前试点的时机也已成熟。他一一盘点了浙江外贸的“家底”:浙江是目前全国出口超千亿美元的4个省份之一,2009年贸易顺差783亿美元;浙江出口主体多元化,全省年出口额超过1500万美元的企业达1500余家,年出口额超亿美元的企业有116家,其中民企出口额占比达54.8%;出口商品多元化,浙江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22%,机电、家具、鞋类、塑料制品、农产品等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出口市场多元化,浙江对欧美出口占全国比重为12.7%,对中东占20%,对东欧、非洲、拉美等出口也占较高比例;贸易方式多元化,2009年浙江一般贸易出口1066.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0%。同时,浙江进口年均增长也超过20%……
丁敏哲说,国务院决定在上海、深圳等5个城市率先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后,浙江作出了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向央行提出要求将杭州、宁波两市先行列入试点城市的申请,并从资金结算和清算安排、试点企业的选择条件、进出口报关手续、贸易真实性审核、出口退税管理等方面作了妥善安排。“过去试点的是5个城市,现在是否考虑以省为单位?我们认为,以企业为对象,不分哪个城市,应让有条件的企业都可以进入,这是推进长三角地区金融服务一体化的现实需要。”丁敏哲再次呼吁。
如果浙苏二省能加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行列,无论是对于试点本身,还是对长三角联动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宁波市副市长苏利冕说,宁波的加工贸易企业所占比重较大,进料加工和出口都绕不开汇率这道关。在人民币试点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后,外贸企业和周边地区使用人民币结算的贸易伙伴所承受的外币汇率风险即可大部分消除。同时,以人民币结算还可为企业节省汇兑成本、贸易融资费用,从而降低财务成本,锁定利润空间。
与此同时,试点扩大至浙苏二省,也利于给上海“减负”,届时,二省一市可共同分担推进长三角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重任。有消息称,未来或将有14个省市纳入新一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其中,极有可能包括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长三角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