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清明节,天空阴沉,风吹得人感觉到丝丝凉意。与往年一样,市民扶老携幼,出门祭扫已故亲友的坟墓。各大墓园均迎来祭扫高峰,记者发现,文明祭扫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交通压力却给市民带来了不便。
鲜花多了鞭炮少了
用鲜花代替鞭炮。今年清明祭扫,文明祭扫方式在各墓园蔚然成风。“现在都在提倡低碳生活,鞭炮燃放不安全,也不利于环境保护。”4月3日上午,在圣皇庙公墓,手捧鲜花的祭扫市民刘韩明告诉记者。
4月3日下午,在龙山公墓,门口的横幅十分显眼:“簇簇鲜花,寄托哀思;盏盏明灯,不忘恩情。”大门外,兜售鲜花、塑料花和彩带的小贩最为忙碌。几名小贩告诉记者,今年购买鲜花的人比去年多,相信市民更喜欢鲜花这一祭扫方式。
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看来,各墓园燃放鞭炮的现象明显减少,市民逐渐认可了环保、文明、节俭的祭扫方式。
墓园交通直喊“挤”
4月4日下午,记者在前往龙山公墓的路上看到,祭扫车辆在此排成了长龙,交警来回穿梭其间,不停地指挥着。“我们特意吃完午饭早些赶来,谁知停车还是那么难,下车还要走好长一段路。”前来祭扫的市民张军一脸无奈。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特设的祭扫公交专线还是让市民有些不满。“主要是等待的时间太长了。”市民张阿姨说。4月4日下午3时12分,记者挤上了返回菊花广场的公交专线,车内坐着的、站着的,共有32人。车厢内空气较闷,乘客们不耐烦地催促司机开车,而司机的解释是:“时间没到,再等等。”原来,往返龙山公墓和菊花广场之间的专线都是逢整点和半点出发,而路上时间约为5分钟,所以造成等待时间过长。最终,装载着32人的公交车直到3时30分才出发。有一位老年乘客说:“我们去海宁扫墓,人家的公交车都是坐满就开,我们桐乡也应该效仿,不要拘泥于整点和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