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07日讯“衢州保姆”,这可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通过这些年的发展,衢州市的保姆行业声名远扬。不过,不少保姆似乎并不满足现状,她们希望通过专业培训向高端发展。近期,本栏目接到不少关于保姆培训的咨询,她们说,如今东家要求也高了,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想找个班上上课,以提高素质。农村妇女想当“专业保姆”
40来岁的陆彩娟是龙游县詹家镇马叶村人,早在10年前就在杭州做过1年多的保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这么多年过去了,陆彩娟对这份工作的留恋从未淡去,这不,今年儿子要高考了,她的心思又开始活络起来:等儿子去外地读书,我也打算重操旧业,给别人当保姆去。不过,对于陆彩娟来说,这么多年停歇下来,很多方面都生疏了。
“要怎样在最短时间内重新熟练起来,专业培训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所以,陆彩娟找到本栏目,希望记者能帮忙介绍合适的保姆培训班。
与陆彩娟有些不同,柯城区石梁镇中央方村的毛雪芳则是带着“充电”的心思寻求栏目组的。现年45岁的毛雪芳之前一直在家务农,眼看着两个孩子都上学了,家里的经济压力愈发大了,毛雪芳就想着外出做保姆增加经济收入。“可是我什么都不懂啊,这样冒失过去恐怕很难找到好工作吧。”所以毛雪芳希望能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培训,掌握一门技术,拿到一本证书,再找到满意的工作。
事实上,陆彩娟和毛雪芳只不过是众多衢州保姆的一个缩影而已。采访中记者发现,做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教养的“专业保姆”,已成为时下不少农村妇女的共同心声。记者领着两位大姐去上课
深受她们“求知热”的影响,记者联系了市妇联,没想到由市农办、市人劳局、市妇联举办的“高级家政服务员培训”这段时间正在衢州中专开课呢,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发出了热切地邀请:欢迎她们前往培训。
4月2日,记者陪着陆彩娟和毛雪芳赶到衢州中专,为了此次培训,毛雪芳“狠心”将上小学的女儿交给老人带,捧着厚厚的笔记本就过来了。安顿完毕后,两人很快融入到新的环境中。
昨天下午,记者专程回访了一次,陆彩娟和毛雪芳正和别的学员们坐在教室里,跟老师读英语呢。课余时间,她们告诉记者,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已经能基本适应课堂气氛了,对之前从未接触过的英语、计算机、法律常识等课程,也在逐步的适应过程中。
“相信通过这一个月的培训,我们将收获匪浅,谢谢衢州晚报的帮忙了。”昨天,她们高兴地对记者说。 (衢州晚报 记者 方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