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4月13日讯 省人民医院今天起正式对医院7个科室的31个病种(包括颈椎病、青光眼、顺产手术等)实行标准化治疗。也就是说,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什么时候该用什么药,第几天应该手术,第几天可以出院,都有一个标准化的诊疗流程,就像工厂里的流水线一样。
退休教师洪瑞芳患静脉曲张,在术前检查和术前评估后,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蒋劲松主任医师决定将洪瑞芳纳入“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路径管理之中,为她进行标准化治疗。“通俗地说,临床路径管理就是卫生部组织权威专家对某一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制定一个最适当的治疗、护理流程,做成一个‘诊疗路线图’,然后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按照这个路线图来进行治疗。”
我们在临床路径表上看到,病人什么时候该用什么药,做什么检查,都写得清清楚楚:住院第1天,询问病史、体检化验、术前评估;住院第2至3天,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手术方案,签署手术同意书等;住院第3至5天,静脉切除,一级护理等。经过标准化治疗之后,洪瑞芳手术非常成功,本周五就能出院了。而且手术提早了一天,减少了1000元的检查、住院费。
在半个多月的试运行期间,省人民医院已经有40多名病人像洪瑞芳一样接受了标准化治疗,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由此缩短了1天,平均住院费用降低了10%。
省人民医院院长叶再元说,过去,同样一种病,医生的诊疗方法各不一样,产生的费用也不一样,医疗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患者自然不满意。因此,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不但能让病人能得到实惠,保证老百姓看病不多花冤枉钱,对医院而言,也能进一步规范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