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4月14日电(记者 张道生)正值春耕备耕时节,记者在浙江各地采访时发现,最近两年来在这个工业大省的农村中,悄然出现了可喜的“种粮热”回潮现象,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原本土地流转过程中令人担忧的“非粮化”倾向也得到了初步抑制。
春耕备耕时节田头乐见“种粮热”
在浙江省诸暨市王家井镇,记者碰到了种粮大户俞德苗,他从1996年就开始包田种粮了。交谈中俞德苗说,目前自己手上流转进来的土地有280多亩。“全部用来种粮,一年早晚稻两季。”面对记者的询问俞德苗说,原本自己也想过在流进来的土地上搞花木,可是算了算账,最后还是决定种粮。“搞苗木投入太大,风险也高。这几年政府对粮食的补贴力度在加大,最高的每亩补贴可以达到500多块,种粮也出效益。”
在浙江省海盐县,种粮大户张冯良这样说道:“搞经济作物一亩地投入需上万元,对我们来说投入太大,而且经济作物市场波动太大,相比较而言种粮的收益虽然低一些,但比较稳定有保证。”
采访中发现,尽管在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和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后,浙江省一度出现粮食生产下滑趋势。但是从2007年开始,随着浙江省将粮油产业作为“战略产业”,以及国家对种粮扶持力度加大,目前这个省的农民种粮积极性正在回升,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非粮化”趋势也得到了有效遏制。
诸暨市农办副主任朱国浩说,该市去年新增的4万多亩流转面积中,有80.45%的面积是用于粮食生产的。在诸暨市王家井镇,主管农业的副镇长楼光良告诉记者:“镇里有个村子叫新南村,村里1153亩土地流转后,去年统一种上了小麦,收获季节田野里一片金黄的麦浪,这种景象分田到户后还是第一次看见。”
浙江省农业厅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这个省的工业化仍在大规模推进,但全省的粮食播种面积不降反增,从2007年的1904.51万亩增加到了2009年的1935.1亩。粮食产量也稳步提高,全省粮食总产量从2007年的744.8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788.5万吨,增长5.8%。
专业农民显身影规模种粮出效益
采访期间记者发现,在浙江的田间地头,因为土地流转的稳步推进,近年来逐渐出现了一批专业农民。这批新兴的种粮主体,正在成为粮食生产的稳定器。
截至目前,浙江省的土地流转面积已经达到633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32%,流转率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浙江省农业厅经管处处长童日晖说:“通过土地流转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程度,让新型粮食生产服务主体成为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力量,是浙江省发展粮食生产的一条重要途径。”
数据显示,2007年浙江省种粮大户仅4.18万户,2009年则达到了5.5万户。与此同时,目前全省的粮食专业合作社达到了2413家,农机专业合作社660家,植保专业合作社714家。这些新型的粮食生产经营服务主体,较之小规模的一家一户生产,具有相当强的活力。2009年浙江省共有3.3万户种粮大户、1032家粮食专业合作社与国有粮食收购企业签订粮食订单,分别比上年增加38%和100%,他们投售的粮食数量,占到总数的一半以上。
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浙江省龙游县的种粮大户傅献军说:“种粮食也是需要规模效应的,土地流转集中后种粮成本会大幅度降低,效益则大大提高。规模扩大了,农机才能派上用处,规模种粮有甜头。”
规模种粮出效益后,一些地区的季节性抛荒现象也随之得到了治理,抛荒农户纷纷将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或粮食生产合作社。瑞安市桐浦乡岭南村有1062亩水田,以前村里每年只种50亩早稻,这几年通过将土地季节性流转给大户后,两三年来早稻面积都达到了800多亩。
“种粮热”回头的启示
浙江省的一些干部群众认为,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工业化大步推进的浙江能够重新迎回“种粮热”,至少给发展粮食生产带来了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稳定粮食生产、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要多用经济手段。”童日晖说,浙江省这几年“种粮热”回头,很大原因在于政府对粮食生产补贴力度的加大,平均起来每亩地的补贴加在一起达到了260块钱,种植粮食也有了效益。
童日晖说,粮食问题看似个政治问题,实则是个经济问题。“粮食不可能用大棚搞,产量提高不会很快,市场价格也不会很高,要提高百姓种粮的积极性,就需要政府的手。农民选择种什么是一种经济行为,因此政府用经济手段调节作用会更好。”
其次,尽早对农业生产进行统一规划布局,确保用于粮食种植的土地面积。在浙江省海盐县采访期间记者了解到,这个县在2008年就请专家对全县的农业生产进行了统一规划,明确了哪些地块必须用于种粮,哪些地块可以发展其它产业。“如此一来,在进行土地综合开发时,粮食生产的面积就不会被随意侵占。”海盐县农经局经管站站长蒋正林说。
第三是制订农业政策时,应在细节上体现“种粮优先”原则。浙江省这几年在推进土地流转时,在政策上就明确要求让种粮大户、粮食生产经营组织优先受让流转的土地。如金华市的土地流转政策就明确规定了对土地流转后用于粮食生产的进行专门补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