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湖墅北路的“板凳面”吗?
以前,路过康家桥附近的市民每天会见到这样的场景:几十个人坐成一溜儿,每人两张板凳,高板凳放碗,矮板凳坐人,或对着面条吹气,或歪着脑袋啃大排。“板凳面”由此得名。
去年9月份,因城市建设的需要,湖墅北路129号拆迁,“板凳面”由此歇业。
昨天,杭州市运河综保委说,因为“板凳面”超旺的人气,他们在小河直街找了一家店铺,邀请“板凳面”店主杨大妈过来开店,距离原址不过100米。
今年5月2日,“板凳面”将重新开张,店面约100平方米左右,楼上楼下可放十来张桌子。新店名叫“大关老桥头面馆”。
高汤烧的大排面最出名
昨晚,记者打电话给杨大妈,接电话的是儿媳小余。小余说,杨大妈到宁波去了,不过马上会回杭。新店要开张了,老人家高兴着呢。
“很多人以为我们家的面是祖传手艺,其实不是。主要是我婆婆烧了25年的面,烧出经验来了。比如很多人喜欢吃的大排面,面是外面定做的,比较粗,比较筋道;大排到市场买。
“很多人认定我们家的面,可能是因为我们烧面用高汤。高汤嘛,一定要用煤炉炖,只有这样,味道才醇。”
杨大妈从1984年开始开面店,当时主要为了贴补家用。一碗面2毛钱加一两粮票,一般只在中午时分卖。小余说,那时候一个月如果能赚个三块钱,全家都要笑煞了。
时间做得长了,名气也慢慢出来了。来吃的人越来越多,里面桌子坐不下了,有时客人就自己搬张小板凳坐到外面去,一来二去,需要的小板凳越来越多,到歇业前,店里的小板凳共有30多张。
不少网民和媒体,写过杨大妈家“板凳面”的盛况。其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
上午十点,吃早饭太晚,吃中饭又太早,但是店面附近大大小小的板凳已经被抢没了,还有没占到位子的客人在一边排队。不少大块头的客人蜷缩在小板凳上,酣畅淋漓地吃着加辣的猪肝面,喝着黄酒,寒风里也能看到额头上冒出的汗珠。
穿着讲究的女士丝毫不顾忌自己的形象,也不计较满地的碎骨头和垃圾,坐在简陋的小板凳上,大口地啃着大排。
板凳面“四怪”
杨大妈家卖的面只有三种:七块钱的大排面,五块钱的猪肝面和四块钱的肉丝面,这个价格是这两年刚提的,以前更便宜。
其中最最出名的是大排面。有网友描述:
满满的一大碗面,面是粗面,很筋道,一看就是自己做的手工面,汤浓且香。一碗大排面浸着鲜亮红润的3块肉排,肉质酥嫩,再撒上一把香葱,量多厚实,很是丰盛。
或许正是这样的价廉物美,才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回头客,甚至有人很深情地说:“板凳面,吃的不是面,是儿时的回忆。”
关于“板凳面”,民间还流传一句顺口溜,说的是小店四怪:有店没店名,吃面用凳子,老板记性好,中午就关门。
老板记性好,指的是杨大妈儿子,很多人叫他“小杨”。
“我经常来吃面的,有时候二十几个人同时等面,小伙子又收钱又端面条,说一次肯定记牢了,谁要什么面什么饮料,从来没有看他端错过。”一位老顾客说。
中午就关门,说的是小店从来都是预备好面条分量,12点卖完就关店,就算有客人来了也只好是明天请早。关于这个说法,小余解释:“我婆婆一般4点钟就起来了,烧大排、捞面条,夏天6点钟开门,冬天7点钟开门,一般卖200碗左右,到中午12点,就不卖了。累这么长时间,总需要休息一下,下午就切切大排,为明天做准备”。
新店的面小小提价
昨晚,传说中记性很好的“小杨”也和记者通了电话。他其实叫阮学科,歇业7个月,人都胖了。170厘米的个子,以前只有一百零几斤,现在超过120斤了。他说:“我也想过干其他行当,找过工作,琢磨着做其他生意,但想来想去,还是开面店最熟悉。”
“小杨”说,小河直街租金比以前高,所以新店开张,大排面、猪肝面、肉丝面都要涨价,不过涨的幅度不大,请大家放心。而且以后下午、晚上都会开门做生意。至于店名嘛,叫“大关老桥头面馆”。
为什么不叫板凳面馆?
“因为征求意见时,有人觉得板凳面馆这名字比较俗气,而且以后板凳面也名不符实了,小河直街整治得这么漂亮,我们再把板凳搬出来,会影响景观,不好吧。” (都市快报 记者 陈奕 通讯员 王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