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5日讯诸暨市马剑镇石门村老汉戴丰根,为义乌籍烈士龚洪棋寻亲7年。昨日,在本报记者和《诸暨日报》记者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龚洪棋亲人的下落。
烈士长眠异乡60多年
石门村是1948年浙东人民解放军游击纵队金萧支队的成立地。当时,在石门附近的山林里建有被服厂、后方医院等后勤设施,给以诸暨、浦江、桐庐、富阳四县毗邻地区为作战中心的战士提供服务。
烈士龚洪棋的墓位于离后方医院不远的一个山脚,墓碑写着“浙东人民游击纵队金萧支队龚维旗烈士原籍浙江义乌”。
“我们村里还有几名健在的金萧支队战士。据他们说,龚维旗的真名叫‘龚洪棋’,是当时刻墓碑的人刻错了。”戴丰根说。
86岁的张才洪是龚洪棋牺牲前后的见证人。当年,他专门负责转送金萧支队伤员到后方医院。
1949年2月的一个深夜,睡梦中的他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说部队在浦江打仗,有战士受重伤,现已送至方家祠堂,叫他送到后方医院。
他连忙跑到祠堂,见两位战士正躺在担架上呻吟。到后方医院需走5公里山路,考虑到夜路难走,他叫了5个村民抬着战士上山。龚洪棋和另一位战士在医院里医治了两个多月,终因伤势过重而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安葬在此地的烈士遗骨都已被亲人一一移走,但唯独他们的墓地一直无人打理,至今已60多年。
辗转寻亲7年无果
戴丰根的母亲也是金萧支队的战士。2003年,石门村成立了石门革命老区修复委员会,戴丰根和几名金萧支队老战士都是成员。在统计名单时,大家都提到了龚洪棋。戴丰根产生了为烈士寻亲的念头。
他跑到诸暨市民政局,但是查遍所有的英烈信息,也见不到烈士的名字。在民政局干部的指点下,他多次来到义乌民政局。终于,在《英烈花名册》上,他看到了龚洪棋的简介:龚洪棋,义乌徐村荷叶口人,1946年参加革命,曾任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分队长,1949年2月牺牲于浦江。
跟新中国成立时相比,义乌城区扩大了好多倍。在荷叶口村居住着的,多为外来人员。在荷叶口村,老人一直打听不到龚洪棋的亲人。今年清明节后,他先后向《诸暨日报》和本报义乌地方新闻中心求助。
烈士亲人也在苦苦寻找
在荷叶口,记者来来回回找了五六趟,终于问到了一个了解龚洪棋的村民———曾任村委会主任、年已七旬的龚荣山。
“龚洪棋是我的邻居,1.7米的个头。1945年左右的一个冬日,我在村里的红糖作坊玩,龚洪棋正蹲在地上制糖。突然,两个人从门口走进来,抽出绳子将他反绑了起来。原来,这两人是国民党派来的便衣,龚洪棋还以为是村里人跟他开玩笑,还喊着:‘吵什么,吵什么。’”
此后,龚洪棋被关押在监狱,后来不知用什么方法跑了出来,投奔了金萧支队。在部队里,龚洪棋英勇杀敌,从普通战士升任为分队长。牺牲前,他跟村里的吴彩球结婚,生有一女,叫龚贤菊。
龚洪棋牺牲时,龚贤菊年幼。考虑到生计,吴彩球又转嫁到10公里外的侯儿村,如今已离开人世。他的女儿龚贤菊小时候不幸摔伤了腿,由于家里没钱医治而留下了终身残疾。未满19岁,龚贤菊就嫁给西谷村的一个村民。
昨日,在西谷村,记者找到了龚贤菊。她说,自己一直没见过父亲。长大后,她才听母亲说,父亲是一个烈士,牺牲在诸暨,但究竟在什么地方,母亲也不知道。一直来,她和家人都有一个心愿:想找到父亲的墓地。
“真的谢谢你们,我一定要去看一下父亲。”66岁的龚贤菊伸出粗糙的手,眼睛红红的。 (金华日报 记者 蒋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