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平等导致性别化教育混乱
揭教授同时认为,几十年来关于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认识误区,也是导致性别化教育混乱的一个原因。
“我们往往把男女平等解读为男女一样,这种男女一样,一开始表现为女性男性化、女性中性化,到后来慢慢演化为男性中性化,直至男性的女性化,日韩风又加剧了这一趋势,再加上所谓的多元化思潮,导致我们的社会不再尊崇两性的自然差异。”
“其次,男孩子并不是天生就会成长为男子汉的,这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化过程,除了家庭以外,最重要的性别社会化场所就是学校。”揭教授提到了一个例子,在谈到受欢迎的男女生类型,经常有男生因为瘦小感到自卑,但女生愿意接近他,原因是他成绩名列前茅,所以他就更加努力地读书。与此相应的,是那些为了成绩无视自己性别的女生。
“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学生连思考自己性别角色定位的时间都没有,男生们又怎么可能有明确的男子汉意识和表达呢?”
[反对意见]
短暂“变弱”不必大惊小怪
“班级里个性比较张扬的确实是女生,有一次班会课,我让大家聊聊班级里存在的问题,带头发言的都是女生,她们说男生班干部没有责任心,不能以身作则,说到后来还拍起了桌子。但面对女生的批评,男生们却没一个敢做声。”让朝晖中学七年级班主任张海慧老师比较头疼的是,到底应该如何引导男生,“一旦我让男生放开一点,他们又吵闹得不行。”
“我班上曾有一个男生,当时文静得不得了,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看,可能就觉得他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但前段时间他回校来看我,变得非常活跃和健谈,每个孩子可能都需要一个成长过程。”有近二十年教学经验的朝晖中学徐玫老师则认为,社会应该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来接受这种变化,而不必过多“大惊小怪”,“社会发展渐趋多元化,学生们的个性意识也比以前强很多,所以我们没必要用放大镜去看待这些现象。”
徐老师也曾在班上做过一个调查,问学生能不能接受和偏中性的人做朋友,全班30多个学生中,一大半都表示愿意,因为他们觉得,只要对方品德不差、待人友善,即使性格偏中性,也不妨碍他们成为好朋友,“随着观念的变化,社会对男女的看法肯定也会改变,现在认为男生就应该强悍、女生就应该淑女,或许几十年后,我们会觉得这种观点很荒谬。”
●相关链接
老师和家长列举的男女生“十大怪现状”
男生:
1、说话嗲声嗲气,喜欢撒娇。
2、上课发言细声细气,一说话就脸红。
3、不喜欢上体育课。
4、动不动就哭鼻子,习惯用哭来解决问题。
5、喜欢凑在女生堆里。
6、爱干净,爱穿颜色鲜艳的衣服。
7、不喜欢踢球、跑步等运动,而是喜欢捉蝴蝶、晒太阳,甚至是摸小草。
8、不爱参加学校和班级活动。
9、斤斤计较,易与同学起矛盾。
10、喜欢学钢琴、电子琴等乐器。
女生:
1、不爱穿裙子。
2、爱看暴力的动画片,如《奥特曼》等。
3、喜欢参加学校活动,爱出风头。
4、大大咧咧,不爱打扮。
5、嗓门超大,自信心爆棚。
6、下课喜欢跟男生玩。
7、个性好强,爱争第一。
8、春游时照顾班上瘦弱的男生。
9、倔强,死要面子。
10、喜欢跆拳道。(金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