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大学生志愿者在前往UBPA的路上,前面的那个大烟囱就是世博气象景观塔。
图二:对于来自岛城的我来说,船舶馆门口的雕塑很亲切哟。
今天,世博会举行“大演练”——试运行。
经历数年筹备,世博园区的大门终于向人们敞开。神秘的上海世博园区,从街边的巨幅广告,书本上的信息资料,网上的图片,如今变成了我们脚下的土地,我们身旁的宏伟场馆,让人们心中充满了自豪。
启程去实训
今天也是我成为世博园区管理岗位志愿者后第二次踏入世博园区,为参加预演的社会各界代表服务。想起我第一次到世博园,那是4月10日到岗实训。
4月20日到5月1日,是上海世博会的预展期,在此期间,园区每天都会迎来将近20万的游客,我们园区管理岗位志愿者要先于普通志愿者,在预展期间为前来参观的游客提供服务。而4月10日的到岗实训正是为以后的预展做准备的。
我是第一批参加到岗实训的管理岗位志愿者,为了能准时从松江大学城赶到浦西的卢浦大桥世博园鲁班路出口,我们的集合时间定在10日早晨6点。
头天晚上,我小心翼翼地设好了闹钟,又给同行的同学发短信,叮嘱她醒来的时候一定要打电话叫我。第二天一早我如愿接到了同学的电话,无奈我俩对着电话嗡嗡了很久,都困得吐不出一个字来。不过,幸好10分钟后,我们都精神抖擞地走在了去集合点的路上。
严格的安检
世博的安检之严格我们早有耳闻,对于志愿者的安检也是相当严格的。
由于那天早晨上海的路况很好,我们在7点15分便抵达园区入口。此时,安检门处已经站满了工作人员,乍一看,一点都不觉得门里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比门外排队的志愿者少。后来才知道每一个安检门都有至少7个负责安检的工作人员。一个安检仪每次只检查一个包,过安检门时,还得把口袋里的金属物品拿出来。那天气象预报有雨,我们大多数志愿者带着伞,安检人员就要我们撑开伞,检查伞内有没有携带物。通过安检门后,就如机场的安检那样男女分流,安检人员对我们全身进行扫探。最后在领包处,工作人员要求我们打开包,如果有带水或其他饮料会被要求试喝一下。我们志愿者都经过专业培训,没有一个人在安检处出差错。待我们把临时工作证(正式的还没有发)往刷卡机上一刷,我们就算进入世博园区啦。
在我们入园后的第3天有报纸刊登了一篇名为《世博安检平均18秒》的文章,想来大家也能安心了。不过,对于那些不是特别心急的人来说,先感受一下世博的安检,也不失为一种很特别的经历。
感受世博园
离世博预展还有10天,世博园区各场馆都在做最后的修缮。从卢浦大桥到杨浦大桥的一路上,我们看到了蓝色泡泡状的石油馆,全金属结构的船舶馆,金色的万科馆,跃动的联通馆……各种展馆千姿百态。
我和同行的志愿者兴奋地评价着,那刚刚竣工的航空馆,据说可以模拟飞行,得到很多同学的关注;被绿色植物覆盖的“上海里”小建筑有石库门的影子,引人注目;老船厂的烟囱是E区的标志性建筑,到完工时它将会变成一支巨大的温度计,随时显示园内的气温;还有园区内随处可见的雕塑作品,让我们觉得那一长段路走得一点都不寂寞。
奉献在UBPA
在世博园区的E区,有一个名为UBPA的片区,它的中文名为城市最佳实践区,该区集中体现了全球在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方面所做的、具有代表性,并为世人所公认、具有创新和有价值城市的各种实践方案和实物,同时也为世界各城市提供了一个交流城市建设经验的平台。
整个片区分为北、中、南三个功能区域,即北部的模拟街区(以建筑案例为主)、中部的系列展馆区域和南部的主题区域(主题馆和主题广场)。我们小组的工作场馆为位于中部的台北馆,这是一个由台北方面全权负责的独立场馆,馆内有一个模仿101大厦旋转电梯的装置,能同时将大批的游客由一楼送至二楼。此外,馆内的摇奖机也是一大亮点,一定会让游客惊喜连连。
但是,乐趣总是留给游客的,作为志愿者的我们,不仅不能参与其中的游戏,不能向到来的名人索要签名或合影,更要在那些特殊时刻担当秩序维护者,保障游客能够正常顺利地完成馆内的参观活动。作为这个场馆的“特服”,届时我将为到馆的残疾人提供专门的服务,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我用十分的细心,十分的体贴和十分的勇气去安全地接送每一个前来参观的残疾人。
10日下午2点,在返程的大巴中,不少同学因为一天的奔波劳碌而陷入了沉睡中,也有人像我这样迷迷糊糊地醒着,望着窗外的公路发呆……不管怎样,我们的心里都是满满的,装着我们对预展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