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标君工艺品有限公司日前在广西广南县城长途车站树起招工牌招收工人。本报记者徐彦摄
浙江日报宁波4月21日电 宁波四明化工公司人事主管张国安,这两天遇到了新麻烦:面向西南旱区专门招聘60多个“爱心岗位”,却一直无人应聘,厂里新生产线启用在即,只得另想办法招工。
“四明化工”送出的这批“爱心岗位”,都是一线操作工,技术要求不高,有高中文化就能胜任;待遇也不低,每月基本工资1500元,奖金另算,企业帮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并提供免费住宿。
“原以为‘爱心岗位’既能缓解企业用工,又能帮灾区群众找到生活门路,应该很受欢迎。”张国安不解地说,可就是这样“门槛低、待遇高”的好岗位,却没能打动旱区群众。
同样的遭遇,不光是“四明化工”一家碰上了。3月底,宁波市劳动部门组织几十家工资待遇较好的企业,向西南五省市送出3000多个“爱心岗位”,涉及操作工、电工、注塑工、厨师、驾驶员等较适合灾区群众就业的工种,招聘年龄也放宽到45周岁。结果呢?直到现在才招到了200多名工人。为了尽快招到工人,宁波狮丹奴集团还提高了“爱心岗位”的薪资待遇,可信息发布后仅有1个人来问过,之后便无音信。
“爱心岗位”尚且如此,其他招工情况就更不乐观了。探究原因,记者这段时间去西南旱区采访后发现,“家门口”就业机会多了,是当地群众不愿出省打工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推进,大量的就业岗位随之出现;另一方面,面向贫困地区的对口扶贫,已经从过去援建基础设施、公共项目转向产业扶贫。仅在宁波市对口帮扶的贵州省黔西南州,今年就将有10多个产业扶贫项目上马,可吸纳1000多名劳动力。
采访中,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查耳岩村党支部书记杨桓告诉记者:“这个时候,我们也不舍得让村里壮劳力出省打工。”查耳岩村是当地重要的花椒基地,为了不让花椒树旱死,村民每人都要担水上山浇树,一旦旱情解除,还得立即补种新苗,缺的就是人手。当地村民们形成共识:出门打工也就近,这样大旱一过就能回乡。
黔西南州扶贫办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他们感谢浙江企业送来的“爱心岗位”,但更希望有条件的浙企能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内地,既发展当地经济,又解决灾民生计,一举两得。
对于“爱心岗位”遇冷一事,宁波市就业管理局公共科科长陈发泉并不十分意外。他表示,解决“用工荒”,光靠增加工资的老办法,已经不灵了。由于工作选择机会的增加,农民工关注的焦点,除了薪酬待遇外,还包括工作稳定程度、休息保障、社保福利、接受再教育等。
眼下,一些甬企已开始探索解决“用工荒”的新办法,即就地培养农民工。今年,雅戈尔集团联合贵州兴义市职校办起了纺织技术培训班,把农民工培训成为具备专业技术的技工,受到了当地人欢迎。宁波博洋集团在安徽、贵州两地办起了分厂,让工作经验丰富的农民工担任生产组长、车间主任,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