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6日讯这些天,三门县沿赤乡赤坎村村民林英苗,每天都会准时来到村头的荣丰果蔬专业合作社上班,帮助培育大棚西瓜苗。40岁出头的林英苗去年把家里的1亩多地承包给别人后,自己则专职做起了“农业工人”,专门为附近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打工,日收入在40元至100元之间。“现在农村政策真好,没想到在家也能天天去‘上班’,收益比自家种地好多了。”林英苗开心地说。
像林英苗这样干农活领工资的专职“农业工人”,时下在三门县已有1万多人,并成为该县今年春耕备耕生产的一支“主力军”。这些农民年龄一般在40岁到60岁之间,大多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村妇女,她们除了农业劳动外没有其他谋生技能。现在她们一方面通过土地资源的流转获取收益,另一方面又成为农业专业合作社或农业龙头企业的“农业工人”,获得比以往更多也更稳定的经济收入。
据三门县农业部门统计,“农业工人”的出现,得益于该县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以工业理念抓现代农业发展。去年,该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编制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出台现代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制订土地流转实施意见,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7200亩,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规模型和规范化农业专业合作社25家,逐步形成东部沿海蓝色渔业区、中部平原高效农业区和西部山区绿色生态农业区等三大现代农业发展区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