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6日讯她既是好媳妇,又是好婆婆。”4月25日上午,东阳南市街道安儒村57岁的贾雄飞正在为83岁的公公洗脚、剪趾甲。这服侍老人的活,贾雄飞一干就是36年。
上世纪70年代初,21岁的贾雄飞嫁给了安儒村的小伙子蒋照杨。家里除了夫妻俩、公公蒋金诺和婆婆陆福琴外,还有太公和太婆。可不知为什么,年富力强的公公和婆婆撇下两老离了婚,公公到安徽淮南矿区干活,婆婆改嫁到了许宅村。于是,贾雄飞承担起照料隔一代的太公和太婆的日常生活。太公半身不遂,又患有老年支气管炎,生活不能自理,孙媳妇贾雄飞隔日就用热水给太公搓洗一次背,每天倒一次痰盂。冬天,生好铜火炉给公公暖被窝;夏天,给公公扇蚊子挂蚊帐。“真是前世修过,有这样贤惠的孙媳妇,真有福气!”当时村里,人们常听两位老人夸贾雄飞。
上世纪80年代初,改嫁到许宅村的婆婆陆福琴,因后夫病故,生活颇为艰难。贾雄飞常带些索粉、鸡蛋,徒步十几公里,去看望、服侍陆福琴,许宅村的邻居无不为之动容。
后来,公公从矿上退休回家,贾雄飞竟萌生了为公公说媒的念头。与丈夫商量后,她当起红娘跑到许宅村劝婆婆回到安儒与公公复婚。可年近古稀的婆婆很是“封建”,说啥也不愿吃“回头草”;公公呢,也挺犟,不肯受“二茬罪”。咋办?贾雄飞请出了自己的父亲贾成龙当说客,因为两亲家好商量,况且父亲是多年的村支书,说话也有分量些。
不知费了多少口舌,上世纪90年代初,两位年近古稀的老人终于破镜重圆。贾雄飞陪公公和婆婆到南溪乡政府办了复婚登记手续。当时,年纪这么大结婚少见,复婚更少见,而公开办理登记手续,则几乎闻所未闻。
村上有人不理解,说她傻,当红娘找个老人添负担,对此,贾雄飞总是不以为然,笑着说:“人活着尽点孝心,这辈子也就值了。”
贾雄飞对上下两代四位老人的孝顺,感动了两个镇的百姓。2001年农历正月,贾雄飞的婆婆陆福琴病逝。奔丧之日,竟有安儒(当时属吴宁镇)、许宅(黄田畈镇)两地的民乐队为她送行,这在两个镇里也是件新鲜事。
如今,贾雄飞自己也是婆婆了,一家九口四世同堂,住的是一栋楼,吃的是一锅饭,她不仅毫无怨言地侍奉着多年患病的公公,还照看着孙子孙女,为儿媳们排忧解难。近年,贾雄飞既被村里评上了好媳妇,又被评上了好婆婆。 (金华日报 记者 韦春森)